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ICL)行业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23 来源:高禾投资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ICL)行业研究报告


一、ICL行业的产业链概况


临床诊断检测是指提供有关某一人士健康状况的资料,这一资料可协助医生针对病患护理作出精确及个人化的诊断决策,以及包括协助制药公司开发新药等。临床诊断检测通常由三类服务提供商进行,即医院(自身)实验室、独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或ICL及其他(如医生办公室、疗养院及门诊手术中心),其中,就收益及检测量计,医院实验室为最大的医学检验服务提供商。


独立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隶属于“临床诊断检测”中的细分领域,其依托独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ICL)为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或病理诊断服务。


独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于医疗机构之外,从事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服务且能独立承担相应医疗责任的机构,可作为医疗机构的业务补充。

 

一般而言,大型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和病理科可以进行大部分医学检测,但检验项目受到前卫计委制定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的严格限制,最多提供1462项检验项目,实际仅能提供300-500种。此外,一般医疗机构在癌症、免疫学、毒理学等高端检测项目上的检验需求少,且配套设备成本高、耗时长、操作复杂、过程繁琐,降低了医院的效率和利润率。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检验项目,尤其是一些罕见病的检验,作为医院检验的补充;另一方面能够发挥集中采购、集中检验的规模优势,降低检验成本。在医疗体系市场化运作以及国家提倡社会办医的背景加持下,许多医疗机构纷纷倾向于将部分检测项目进行外包。


检验技术按临床应用频率及技术难度划分,可分为常规检验和高端检验两类。常规检验一般指2013年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之内的项目服务,主要包括血液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基础检验项目。常规检验应用范围较广,无论在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医疗机构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技术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较低。高端检验包括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等项目,更偏重于个性化设计,多需要结合多种检验技术手段,对检验设备、试剂和检验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利润较高。

表:常规检验和高端检验的区别


微信图片_20220323092046.png

来源:金域检验招股说明书、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二、ICL行业的市场规模


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处于医学检测行业产业链中游,主要承接患者和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的检验业务,借助专业化的医疗器械对检验样本进行集中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医学实验。

 

图:医学检测行业产业链


微信图片_20220323092049.png


来源: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ICL与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和病理科均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与医疗机构相比在检测项目数量以及检测成本方面有较大优势。和一般医疗机构相比,ICL作为医疗体系改革和消费结构转型的新兴产物,贯穿医学检测产业链上下游,通过集中式采购、集中式检验这样的规模化优势以及专职检测、创新驱动这样的专业化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具备更强的定价权和议价能力。


中国的ICL市场(不包括COVID-19检测)由2016年的人民币117亿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1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0%,并预计于2025年增至人民币463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4%。中国ICL市场(包括COVID-19检测)由2016年的人民币117亿元显著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3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2%,并预计于2025年增至人民币479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3%。


微信图片_20220323092052.png


来源:Frost&Sullivan、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在新冠疫情自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国内对新冠相关检测的需求飙升。新冠相关检测主要包括使用PCR技术的核酸检测以及免疫测试检测,均被分类为特检。于2020年,ICL行业新冠检测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08亿元。受新冠检测急剧增加的推动,特检服务的市场规模于疫情期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然而,由于自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内新冠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预计国内新冠检测市场规模将在未来数年内逐步减少,并于2022年减至人民币96亿元,但预计不会完全消失。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