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

三部门联合发文:建立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82支医疗队奔赴基层

发布时间:2025-09-22 来源:医政司、诊所界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微信图片_20250921233735.png

以基层为重点,围绕“基层、基础、基本”,着力推动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常态化巡回医疗在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到各地要进一步打通医疗资源下沉通道,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切实提高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常态化巡回医疗在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从2011年开始,国家卫健委每年会组织部分委属(管)医院以中西部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地区为重点开展巡回医疗。开展以来累计派出了199支国家巡回医疗队、1300余名医务人员。去年相关活动力度增大,所有委属(管)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均参与中西部巡回医疗,省级巡回医疗覆盖超1000个县。
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巡回医疗工作正式从阶段性、零散化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广覆盖的新阶段。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更是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公平可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举措。
巡回医疗制度的建立,直指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痛点。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长期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基层和偏远地区群众往往面临看病难、看病远的困境。此次政策明确了要组建国家与省内多层次医疗队伍,写明了频次与范围,要求国家医疗队以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为主,适当配备管理人员,每支队伍不少于8人。省级相关部门要参照国家巡回医疗的经验做法,建立完善省内巡回医疗制度。同时要求省内参与巡回医疗的范围要扩大到所有三级公立医院。省级部门组织的省级医院要赴县域开展巡回医疗,市级医院要赴县、乡开展巡回医疗,县级要赴乡、村开展巡回医疗,组织乡镇卫生院开展村级巡回医疗,并鼓励社会办医加入。如此一来,我国的巡回医疗制度就形成了一张从城市延伸至县、乡、村的医疗资源流动网络,文件尤其强调对中西部薄弱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边境和革命老区的覆盖,体现了政策鲜明的公平导向和民生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内容远超传统“送医下乡”的范畴。它不仅要求开展疾病诊疗,更注重健康宣教、技术培训、远程协作网建设以及急诊急救能力提升等系统性帮扶。中医特色的融入、五大中心建设的支持、薄弱专科的均衡发展,显示出政策旨在提升基层医疗的“造血功能”,而非简单“输血”。这种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是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长效化的核心。
政策的另一亮点在于其极强的可操作性与保障机制。固定频次(国家每年1次、省内县每季1次、乡村每月1次)、时间要求(不少于3周)、人员构成(中高级职称为主)、待遇保障(绩效不变、优先评优)等具体规定,避免了巡回医疗流于形式,确保资源真下沉、人员真服务、群众真受益。要求京津沪等优质资源富集地区向协同发展地区、对口支援省份辐射,更是跨区域协同发展理念在医疗领域的生动实践。
当然,好政策关键在落实。要防止“扎堆下乡”“走过场”等现象,需加强统筹协调、精准匹配需求、强化监督评估。同时,要关注巡回医护人员的激励与保障,让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深刻实践。它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流动”起来,缩短的是距离,温暖的是人心,夯实的是健康中国的根基。期待这一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