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

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基层年诊疗53亿人次,超95%提供夜间、周末服务

发布时间:2025-09-21 来源:国新办、诊锁界综合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640.png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及多位副主任介绍 “十四五” 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成就并答问,核心如下:

“十四五” 卫生健康六大核心成就
一是医疗服务体系,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2024 年底全国医疗机构达 109 万所,超 90% 居民 15 分内可达医疗点;卫生人员 1578 万;建设 26 个国家医学中心、125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东中西部医疗资源差距缩小;启动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广日间手术、微创手术,提升服务效率。

二是,中医药服务覆盖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达 99 元;加强儿科精神卫生、血液透析服务,今年 8 项民生实事进展良好。

三是生育支持方面,延长产假、设育儿假,育儿支出个税扣除提至每月 2000 元 / 子女,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2024 年千人口托位数 4.1 个,2025 年推行育儿补贴,申报率超 80%

四是国际合作与健康水平方面,援外医疗 60 余年,惠及 77 国,2000 余人获受援国荣誉;2024 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 79 岁(较 2020 年增 1.1 岁),8 省超 80 岁,婴儿、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改善。

五是国际合作与健康水平方面,援外医疗 60 余年,惠及 77 国,2000 余人获受援国荣誉;2024 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 79 岁(较 2020 年增 1.1 岁),8 省超 80 岁,婴儿、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改善。

六是深化医改与公益属性方面,基本医保覆盖 13 亿人(覆盖率 95%),减轻就医负担;82 支国家巡回医疗队覆盖资源薄弱县;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支持 70 个公立医院改革示范项目;对口支援西藏、新疆等,提升当地服务能力。
重点领域回应(记者提问解答)
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分级诊疗成效显著


当前已建成 26 个国家医学中心、125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 114 个省级医疗中心,优质资源正加速向中西部、基层下沉,城市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 支国家巡回医疗队覆盖资源薄弱县,同时全国 81 个城市试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2199 个县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4 年双向转诊人次达 3600 万(较 2020 年增 46%),338 个地市互认超 200 项医学检查,县域医学影像、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及中心药房普遍建立,门诊预交金取消、住院预交金下调,有效促进诊疗连续性与便利性。


筑牢基层医疗根基,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2024 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 104 万所、卫生人员 526 万,诊疗量 53 亿人次较 2020 年均有增长95%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门诊延时节假日门诊,8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提供周末免疫接种,基层常见病用药种类增加 42 种,95% 基层机构可开 2-3 个月长处方;通过县级医院中高级医务人员驻点帮扶、远程医疗、巡回医疗等提升基层能力,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及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已招 1 万余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人均 74 元(2020 年)提至 99 元,97% 行政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近期启动的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还将进一步夯实 “基层、基础、基本” 能力,应用数智技术强化上下级机构协同。

中医药发展与中药质量提升领域


中医药服务体系已形成 “国家中医医学中心 / 区域中心 - 各级中医机构 / 综合医院中医科 - 基层中医馆” 网络,县办中医机构覆盖率 96%,90%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中医科,社区与乡镇卫生院基本有中医馆,2024 年中医类诊疗量较 “十三五” 末增 60%,中西医协同在肿瘤、心脑血管病等治疗中成效显著,还建有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传承创新中心及优势专科;中药质量从源头把控,建成高标准种质资源库(存种 7 万余份),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川贝等品种人工繁育获进展,同时搭建中医药国家级创新平台,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为世卫组织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一级注册平台,深化中药审评审批改革,2021 年以来 57 个中药新药获批(含 27 个经典名方制剂),发布 324 首古代经典名方,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专项意见统筹推进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提升。

“一老一小” 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上


老年人健康服务领域,有 1 个国家老年医学中心、6 个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151 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老年医学科(占 84.6%),94.4%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老年人 “绿色通道”,年服务 65 岁以上老人 1.4 亿人次,2025 年老人免费体检新增胸部数字 X 线正位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认知功能初筛,推动老年医疗从单病种向多病共治转变,发展老年护理与 “互联网 + 护理服务”

儿童健康服务领域,建成 3 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6 个儿童区域医疗中心,80% 基层机构能治儿童常见病,儿科执业(助理)医师达 24.39 万(较 2020 年增 49.3%),每千名儿童床位 2.47 张(增 13.3%),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年服务 0-6 岁儿童 8000 万名,2024 年 0-6 岁儿童眼保健覆盖率 95.4%,青少年近视率、吸烟率均下降。

公立医院改革与服务优化方面


因地制宜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国务院已成立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协调机制并召开首次全体会议,全国 70 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成效显著;87%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5500 余家医院设 “一站式” 服务中心,83% 三级公立医院开展日间手术,3756 所互联网医院年诊疗 1.3 亿人次,4000 多家医疗机构通过 “互联网 + 护理服务” 提供 60 余项上门护理项目,同时 99.5% 三级、98.4% 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已能提供儿科服务,99% 地市有心理门诊、97% 有睡眠门诊,“12356” 心理援助热线实现全国地市覆盖,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推广至 2000 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持续提升服务效率与专业性。

科技创新引领,助力临床诊疗升级


新药研发方面,我国在研新药占全球 20%(居全球第二),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等国产创新药上市,抗肿瘤药泽布替尼出海,国产 HPV 疫苗普及且九价 HPV 疫苗已投入使用;

医疗器械创新上,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 CT(分辨率提 2-3 倍)、骨科 / 腔镜手术机器人、ECMO、人工心脏、质子重离子设备均落地临床;

疾病诊疗方案优化上,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有效率从 13% 升至 44%,脑卒中溶栓时间从 60 分钟缩至 30 分钟内,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创建 “中国范式” 达国际领先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更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撑。

疾控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


已构建国家到地方各级疾控局协同治理机制,传染病监测系统覆盖 8.4 万家医疗机构、2.8 万家发热门诊及 1041 家哨点医院,监测渠道拓展至实验室、病媒生物、城市污水等,症候群监测从 1 类扩至 5 类(覆盖 90 多种病原体),29 个省份建成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所有省级、90% 以上市级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与病毒分离能力,建成 25 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地市、区县均有传染病应急小分队,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于 2025 年 9 月 1 日施行,疾控专业人员增 14%,同时优化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开展脊灰疫苗补种,2025 年适龄女生 HPV 疫苗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并鼓励分时段预约、周末及上门接种,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控,已获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结核、肝炎发病率下降,艾滋病维持低流行。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