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据”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医疗健康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沉睡的“数据矿藏”到流动的“数据资产”,本文将为您解码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的核心价值,展望未来医疗的无限可能。
一、数据要素:医疗行业的“新基建”
定义与政策脉络 数据要素是指在数字经济中,通过采集、加工、流通和应用,能够创造价值的数据资源。2020年,国务院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并列。 此后,《“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医疗健康是数据要素应用的核心领域之一,目标是通过数据流通释放“乘数效应”,推动产业升级。 政策推动下的高速发展 · 2020-2023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包括“数据二十条”和《企业数据资源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数据资产入表路径,为医疗数据确权、定价奠定基础。 · 2023~2024年:上海、北京等地率先实践,公立医院数据交易案例涌现。例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颈动脉支架手术数据集”以千万元级交易额刷新纪录,赋能国产器械研发;清华长庚医院的“肝癌钇90治疗数据集”通过场内交易赋能药物研发。 · 市场规模:2023年中国医疗健康数据交易规模达98.4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300亿元,数据要素正从“资源”向“资产”加速转化。 二、数据资产对医药企业的核心价值 1. 研发效率革命:医药研发成本高、周期长,数据资产化可显著缩短研发周期。 2. 财务报表优化:数据资产入表可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根据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数据资产可计入无形资产或存货,减少数字化投入对利润的侵蚀。 3. 市场竞争力提升:数据资产赋能精准营销与决策。 三、数据资产对医疗机构的价值:从成本中心到利润引擎 1. 临床价值:医学影像、基因组学等数据可辅助AI诊断,减少漏诊误诊。 2. 研发加速:药企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缩短临床试验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3. 运营优化:区块链技术赋能耗材管理,耗材数据全流程上链,医院库存成本降低,供应商融资效率提升。 合规与收益双赢 数据资产化需平衡安全与发展,作为创新项目,合规往往是前提和生命线。以上海数据交易所为例,挂牌的20个重大疾病数据集,均通过匿名化、加密处理,既保障患者隐私,又为保险产品设计、医疗资源调配提供支撑。 四、未来图景:数据驱动的医疗新生态 1. 深度市场化:数据交易将从“场外撮合”转向“场内规模化”, 药企通过购买合规数据缩短研发周期。 2. 技术融合:隐私计算、区块链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破解医疗数据共享难题,医院用于解决Deepseek私有化部署后,模型训练中本院数据不足的问题。 3. 跨域协同:医院-药企-保险-监管共建数据生态,推动医保与商保数据融合,优化患者支付体验与保险风控。 尽管国家数据局等机构全力推动,但医疗数据仍面临分类分级标准缺失、场外交易占比过高、数据收益难以调配等问题,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进行优化。 结语:拥抱数据,领跑未来 数据要素的浪潮已至,医疗健康行业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未来,数据将成为医院与药企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通过数据资产入表优化财务报表,还是借力真实世界数据加速创新,唯有主动拥抱变革,方能在这场“数据新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