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探索“双城联动”养老新模式,松江颐享荟打造医养结合新样本

黄浦资源与松江生态深度融合,1200张养老床位和300张医疗床位开启“大城养老”新实践,为超大城市优化养老资源布局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5年10月22日,上海松江区泖港镇,一座总投资数亿元、占地78.8亩的现代化医养结合项目——颐享荟养护院和护理院正式启幕。这一项目是松江区与黄浦区贯彻落实《上海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重要举措,通过“中心城区+远郊区”优势互补,为破解特大城市养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项目由黄浦区国资企业金外滩集团投资建设,上海颐享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作为松江区与黄浦区携手推动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这一项目标志着上海“双城联动”养老模式迈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01 跨区域协同,优化养老资源配置
项目创新采用“黄浦资源+松江生态”的互补模式,有效疏解中心城区养老床位压力,同时提升郊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这一设计思路体现了“中心城区与远郊区优势互补”的实践智慧,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区协作”养老样本。
“项目起源于黄浦、坐落于松江、服务全上海”,这一跨区域合作模式体现了上海对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项目在规划阶段就立足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大局,通过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养老资源布局。
松江区与黄浦区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审批、政策支持等方面形成合力,确保了这一惠民工程的顺利落地。这种跨区域资源整合,不仅打破了行政区划对养老资源的限制,更构建起“资源互补、服务互通、利益共享”的养老协同新机制。

02 五全关怀,构建人性化养老体系
颐享荟项目秉持“全心、全家、全程、全时、全面”的“五全关怀”服务理念,构建全方位整合照护体系。项目配置全自动化洗澡机、移位机等适老设备,从细节入手打造个性化、人性化的养老生活场景。
通过“颐享快线”定制班车联通黄浦核心区与项目本身,设立“健康直通车”对接权威医疗机构,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链。这种精细化服务体现了对老年群体个性化需求的深入考量。
“我们将通过智慧安全管理平台,随时关注长者健康安全,建立真正的医养结合体系。”项目运营方介绍,这一体系彰显了对生命全周期的尊重与关怀。

03 医养结合,提升专业照护能力
项目设置的护理院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与康复护理为核心,以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癌症康复护理为特色。全院设有全科、内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精神科等专业科室,配备高压氧舱、CT等先进医疗设备。
“医养结合不是简单的‘医院+养老院’,而是要通过专业医疗支撑,让老年人享有高质量晚年生活。”项目医疗负责人强调,专业医疗团队的组建和先进医疗设备的配置,为入住长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这种医养深度融合的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养老机构“养不医护、医不养困”的难题,为失能、半失能及慢性病长者提供了连续、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04 学术支撑,夯实养老服务根基
在项目启幕仪式上,举办了以“探索‘双城颐养’新模式,构建普惠优质新样本”为主题的圆桌论坛。论坛由知名老龄问题专家殷志刚教授主持,多位专家学者从医养结合、老年心理、认知照护等多维度展开深度探讨。

上海颐享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上海市心理学会老年心理专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揭牌成立“大健康服务银发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与“老年心理研究基地”。这些举措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持和专业支撑。

松江区和黄浦区卫健委、医保局、民政局相关领导共同见证签约与揭牌,标志着项目在专业服务与学科建设方面迈出坚实一步。这种政、企、学多元协同的模式,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项目启幕仪式上,松江区与黄浦区相关领导共同启动项目运营。现场举行剪彩等传统仪式,寓意项目吉祥启航、福泽长者。

随着“大健康服务银发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和“老年心理研究基地”的揭牌,项目在专业服务与学术支撑方面迈出坚实一步。未来,这一项目将继续深化“双城联动”机制,为上海“大城养老”宏伟蓝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