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数智融合,守护心灵——刘忠纯教授谈数字疗法与AI重塑精神健康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教办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当算法遇见情绪,当游戏成为处方,精神医学的新大门正在打开。”9月2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精神卫生中心刘忠纯教授为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同学们带来题为《数字疗法和AI与精神障碍诊治》的数智医学前言课程第三讲。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讲课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微信图片_2025-10-09_162300_133.jpg

刘教授指出,全球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将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遭遇精神困扰,而传统医疗资源仅能满足不足30%的需求。刘教授援引WHO最新数据指出,数字疗法(DTx)正成为“补位”的核心力量。借助手机、可穿戴设备持续采集睡眠、运动、社交语音等多维数据,经AI清洗后生成的客观生物标记,可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精准诊断与疗效评估提供高级别证据。

  数字疗法产品有多重形式,例如可穿戴设备、电子游戏、应用程序、AR/VR等。刘教授展示了一款基于AR的注意力训练游戏,其可将孤独症儿童眼神接触时长提升42%。有一款VR系统可以让恐高症的患者进行锻炼,改善症状。还有一款搭载AI语音分析的情绪管理App,仅通过30秒语音即可预测抑郁风险。数字疗法的注册数量和审批速度快速增加,其中精神心理类占比最高,审批周期由18个月缩短至8个月。“成瘾、焦虑、抑郁”位列临床需求榜前三。有数字疗法已在3000例失眠伴抑郁患者中完成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经过8周干预后抑郁症状缓解明显,且疗效持续。智能游戏也能对孤独症的儿童治疗带来好处。

  “未来的精神科医生,既要会开药,也要会开‘算法’。”刘忠纯教授鼓励同学们投身精神医学,拥抱学科交叉,运用新技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