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医疗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医疗信息化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发布时间:2025-08-18 来源:3618医疗器械网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1)医疗信息化行业概述

医疗信息化通常指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信息技术运用到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的管理系统和各项业务系统中,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系统进行流程化管理,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建设重点历经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到关注患者诊疗,再到区域性信息互通等多个阶段,实现从个体到整体、从局部到广域发展,内涵与功能得到强化,服务范围不断衍生。

行业发展各阶段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个阶段是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该阶段医疗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是以财务、运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 HIS 系统,主要使用部门为门诊、住院、药品和行政管理等,解决业务处理规范化和日常运营信息化的需求。代表性的系统应用有门急诊系统、住院系统、药事系统和财务系统等。

第二个阶段是临床信息化(CIS)建设阶段。随着大型三级医院信息化基础逐渐完善,信息化需求开始向细分领域延伸。该阶段医疗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是以患者中心、以医嘱为驱动的 CIS 系统为核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安全为核心目标。代表性的系统应用有电子病历系统、检验系统、体检系统和合理用药系统等。

第三个阶段是区域公共医疗管理信息系统(GMIS)阶段。该阶段医疗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是区域公共医疗信息系统,以共享为核心,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智能管理与信息共享。代表性的系统应用有双向转诊系统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等。

第四个阶段是临床诊疗数据智慧应用阶段。该阶段医疗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是以决策支持为核心,利用 AI、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数据挖掘、分析和利用。代表性的系统应用有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和 DRG 系统等。

(2)医疗信息化行业架构体系

我国医疗信息化产业经过 30 余年发展,围绕医疗服务、卫生监管、医保管理多个医疗产业环节数字化需求,形成了以医院信息化、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医疗大数据和 AI、医保信息化、药品信息化等为核心的信息化产品体系。其中,医院管理系统(HIS)和临床信息化系统(CIS)分别聚焦医院管理与临床诊疗环节信息化需求。

医疗信息化行业架构体系如下:

微信图片_2025-08-18_121401_397.png

合理用药系统属于医疗信息化领域内的重要分支,是根据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对科学、权威和不断涌现的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以医疗机构的医生和药师为主要用户群体,解决临床合理用药各环节和流程管理需要的应用软件系统,以提升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促进与监督合理用药目标的实现。

(3)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

根据艾瑞咨询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的估算,包括院内信息化、临床信息化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在内,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2022 年预测市场规模约 955 亿元,相比 2021 年的 789亿元增长 21.04%。2021-2025 年复合增长率为 23.2%,预计 2025 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1,817 亿元。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民健康信息化调查报告——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医院信息化(2021)》,2020 年各医疗机构年度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在 0.1%~1%的医院占 53.7%,比例在1%~5%的医院占 32.0%,比例超过 5%的医院占 7.4%,未投入的医院占 6.8%。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发达国家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在 3%~5%,相比之下我国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支出占收入比重仍然偏低。虽然我国医疗信息化水平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在“十四五”时期,医疗信息化软件已经成为支撑医疗业务运行的必要工具,具备赋能医疗业务的能力。

各级医院在基础的信息化应用,如挂号、收费、检查、药事管理等领域都实现了较高的普及率,但是在核心临床应用的普及度与应用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医改不断深化、政策持续驱动、医疗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以及医疗机构对信息化的内在需求提升等因素驱动下,医疗信息化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