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新质生产力又一利器。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通过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实现科技创新。
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互相合作,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国家不断通过制度顶层设计明确导向: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文件提出“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
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明确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内容也不断被重申。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提出了“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网络学习平台等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行动要点,各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都将“产学研合作发展”纳入重点工作规划。
《产学研合作协议知产权相关条款制定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对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与处置工作、科研院校人员参与企业项目任职形式等内容都做了规范和指引,进一步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落地提供了保障。
ICL产学研模式大集锦来啦。
金域
六大金域特色产学研合作模式:
联合科技攻关
联合开展的儿童血液肿瘤预后标志物的挖掘;
共建研发平台
建设“湘雅-金域联合共建遗传生化实验室”解决全国溶酶体贮积症患患者诊断可及的问题;
组建/参与专科联盟协作组
携手共同发起成立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专科联盟推动神经内科学科水平提升;
成果转移转化
引入抗γ干扰素抗体自身抗体检测用于免疫缺陷和慢性复杂性感染诊疗;
联合人才培养
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培养医学方向研究生、研发质谱新项目;
创新企业投资孵化
投资天海新域以满足神经系统疾病的技术开发与临床优质服务。
在产学研项目合作过程中,金域持续完善产学研机制及流程与提升人员能力,保障创新效率提升及成果质量。
2023年签约合作项目49项,其中,围绕当前诊疗需求较大的感染、肿瘤、血液、神经疾病领域34项,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撑。
合作机构数量超190家,持续巩固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引领地位。
迪安
科技部“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重点专项特设,2023年度“揭榜挂帅”榜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启动“脑胶质瘤综合诊疗新技术开发与转化应用研究”项目,2024年1月启动。
迪安诊断将重点参与项目中液体活检标志物研发关键环节,助力相关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及临床应用,以期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改善做出持续贡献。
3月22日,迪安诊断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承建的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基于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共建“精准医学诊断创新研发联合实验室”,合力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相关疾病规范诊疗发展、专家共识及指南撰写与发布、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共同探索新的数字诊疗技术,推进数字化医疗及人工智能AI在疾病诊疗及规范化管理中的转化及应用;致力于人才交流与培养,推动多层次多学科发展,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2023年11月,迪安诊断与齐齐哈尔医学院举办校企合作启动仪式。齐齐哈尔医学院现场授予迪安诊断“齐齐哈尔医学院迪安病理产业学院本科学生实习基地”“齐齐哈尔医学院迪安病理产业学院研究生实践实训基地”“齐齐哈尔医学院迪安病理产业学院精准诊断中心”。
华大 华大将产学研融入政府民生项目,形成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 凯普 持续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把握行业前沿技术,借助高校、研发机构专业平台和团队进行联合科研攻关,丰富公司产品线。 以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和承担重大科研课题,通过与广东省科技厅、省基金委共同设立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企业联合基金等方式,支持开展分子诊断、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传染病、心血管用药相关基因、肿瘤分子病理等领域的前沿和临床研究,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技术,为公司发展成为核酸分子诊断的龙头企业奠定基础。   在广州市越秀区共同合作发起设立广州凯普越富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最终以工商核准登记的名称为准,以下简称“产业基金”)。产业基金总规模为15,000万元,分两期投资,首期规模7,500万元,第 二期规模7,500万元。凯普方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0,000万元作为产业基金的有限合伙人,越富基金拟出资5,000万元作为产业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暨基金管理人。 上述产业基金成立后,凯普方将与产业基金合资成立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的项目公司,以建设和运营凯普越秀区创新服务中心,其中产业基金出资1,200万元,凯普方以自有资金出资1,800万元并承担创新服务中心的实质运营工作。 创新服务中心,将为越秀区及市中心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多元化的检验服务,推动园区内大健康类公司的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   兰卫   与解放军301医院、华山医院等数十家知名医院开展了科学研究和战略合作。 与该等大型医院、高端医疗机构以科研机构的KOL和PI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公司在医疗和诊断领域的影响力,带动公司在医疗和诊断业务的开拓,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或其已取得的专利、知识产权等转化为公司用于临床诊断服务的LDT项目,进行扩展、转化、创新,积累知识产权资产。   同时病理中心与多家三甲医院开展数十场学术交流合作,形成专家联盟,赋能区域内二级以上医院及基层医院。消化学科已搭建早筛、诊断、疗效评估、监测等整体诊断系统,产品涉及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并定期开展学术交活动。 引进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多项检测技术,助力肿瘤、血液病、生殖遗传和感染等疾病领域的科研合作及临床转化。 产学研合作,关乎科学技术创新和科研教育,也关系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ICL综合服务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将人才培养、品牌提升和社会责任担当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 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逐步探索出内涵丰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包括: 从人才培养端切入,共建医检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开发培训课程,承担人才培养社会责任,推动品牌影响延续; 探索技术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落地; 立足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联合实验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提升科研转化效率; 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挥专家集合优势; 专注专科疾病研究,联合探索专科诊断规范的制定等。 希望ICL的产学研模式 ,2024继续硕果累累。 2023 ICL产学研汇总,及六大模式,里面更多的是ICL机构产学研具体的合作,这篇更多的是模式总结,希望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借鉴。 新质新质生产力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