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轻量化登场!新一代脊柱手术机器人上市

发布时间:2025-10-15 来源:MedRobot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5年10月,西班牙公司Cyber Surgery宣布,其Alaya脊柱手术机器人助手正式在欧洲上市。这套系统由巴斯克地区的多家医院、研究机构和技术中心共同研发,被认为是该地区首个由本地团队独立设计、制造并进入商业化阶段的脊柱手术机器人。

在全球手术机器人竞争格局中,Alaya的出现并非以“大规模”或“全自动化”取胜,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具工程理性与临床针对性的路径:以运动学导航取代光学定位,以轻量化和流程友好性打入手术室。这使得它更像是一位“聪明的助手”,而非取代医生的机器。

微信图片_2025-10-15_154105_877.jpg

一、产品特点:从精准辅助到工作流程优化

微信图片_2025-10-15_154109_382.jpg

Cyber Surgery将Alaya定义为一款“surgical robotic assistant”,即脊柱外科医生的辅助型机器人系统。它专为微创脊柱手术场景设计,重点优化了术中定位精度、辐射暴露和术前准备时间等关键环节。

系统核心采用公司自研的运动学导航技术(Kinematic Navigation Technology),区别于传统依赖摄像头和标定板的光学导航,Alaya通过传感器捕捉器械与患者之间的空间运动信息,实现实时追踪。
这种方式并非全新的概念,但Cyber Surgery的实现路径更为工程化——它不依赖视线、不受遮挡影响,能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导航稳定性。这使得系统能持续提供精确参考,而无需中断重新校准。

在外观与操作层面,Alaya采用小型化、低占地设计,在复杂的脊柱手术室中不易干扰其他设备;同时,其安装与标定时间显著缩短,利于在医院常规流程中快速部署。
根据公司披露,系统可在术中降低X线使用频次,减少医生与患者的辐射暴露,同时保持精度与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Alaya将机器人系统从“高昂的专用平台”转向“可被普遍接纳的工作站式工具”——这可能是它在欧洲市场定位中的最大意义。


二、公司构成与资源支持:Cyber Surgery 与巴斯克区域生态协同

在讨论 Alaya 系统之前,有必要回顾打造它背后的公司力量与区域资源,这能让我们更好理解其技术路线、风险承受能力与市场路径。

1. 公司起源与发展脉络

  • 成立背景
    Cyber Surgery 成立于 2017 年,位于西班牙巴斯克(San Sebastián / Donostia)。其最初是由 Egile(当地的一家创新或工程型组织或孵化器)孵化或支持的研发项目延伸/衍生出来的独立实体。

  • 团队规模与专业组合
    截至早期公开资料,其团队人数并不庞大(在 26 人左右范围内),成员来自机械、软件、机器人、通信、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

  • 专利与技术积累
    自公司成立以来,已申请数项国际/地区专利,尤其在导航追踪与病人体位识别、运动追踪相关技术上。

  • 研发项目与未来探索

  • Project VOLTRON:Cyber Surgery 是该项目的重要参与者,旨在开发模块化微机电 (mechatronics) 架构,使得未来手术机器人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和抗故障能力。

  • Project SONNY该项目聚焦于将生物力学模拟、病变力学启动实时建模等能力与机器人整合,以提升导航安全性和手术精准性。

这些项目不仅表明公司在当前产品之外的前沿方向有所布局,也显示出它并不满足于单一系统,而是希望构建可持续演进的技术平台。


2. 资金来源与资本结构

  • 早期支持者
    在较早阶段,Cyber Surgery 已吸引 Egile、Geroa、IMQ 等地方或医疗相关实体进入股权结构。

    此外,Basque Government Venture Capital Fund (巴斯克地区政府风险资本基金)也在其发展过程中提供了资本支持。

  • 公共资助 / 欧盟项目支撑

    • 在其早期临床验证阶段,其项目曾纳入 TBMED 等欧盟 / 欧洲资助平台支持。TBMED 是一项面向高风险医疗器械的“开放创新测试床”项目,其经费来源包括欧盟 Horizon 2020 研究与创新项目。

    • 部分研发与安全性提升项目(如 SONNY、VOLTRON)也得到西班牙/巴斯克地方政府和欧盟结构性基金(ERDF / Hazitek 计划等)的支持。

  • 资本扩张阶段
    公司目前正处于“国际化商业化发力”的资本扩张阶段,意图为其全球市场推广提供资金保障。

总的来看,Cyber Surgery 的资本路径是典型的“地方+公共资金+早期风投资本”混合模式,而非一开始就依赖大型私募或巨额风险投资。这种路径在欧洲中小型深科技医疗项目中较为常见。


3. 区域生态:巴斯克的“协同创新”模式

要理解 Cyber Surgery 的成功,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其深植于巴斯克地区的技术与医疗生态网络。

  • 医院与临床平台
    Osakidetza 公共卫生系统下的几家医院(如 Donostia、Cruces、Araba)承担了该系统的临床试验与验证角色。

    这些医院不仅提供手术场景、影像支持,还为早期产品稳定性、安全性验证提供了场地与病例。

  • 研究机构 & 医疗 / 健康创新平台
    地区内的 BIOEF、IIS BioGipuzkoa、BioBizkaia、BioAraba 等机构参与了产品验证、健康技术评估、数据支持等环节。

  • 技术中心与工程能力承接方
    例如 Ceit、Vicomtech、Tecnalia、Tekniker 等巴斯克本地技术 /工程中心参与系统设计、模块开发、验证与工程集成。

    这意味着 Cyber Surgery 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借助区域技术制造基础,与地方工程力量共生。

  • 政策 / 政府 /地方机构支持
    地方政府(巴斯克自治区政府)、省级政府(Gipuzkoa 省政府)、地方发展机构(如 SPRI)、地方资本基金以及国家层面的科技部与创新基金,都在资金、政策、审批、项目资源上给予支撑。
    此外,巴斯克政府的创新政策、MedTech 项目扶持机制、公共采购对本地医疗技术企业的倾斜,也为 Cyber Surgery 提供可操作激励。

这种“地方-医院-研发-技术中心-政府资本”的共创格局,是典型的区域产业集群式创新模式。Cyber Surgery 在这个生态里既是受益者,也是推动者:它的成长反过来增强了巴斯克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话语权与技术积累。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