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信息化

2021年中国医疗信息化政策与市场 竞争格局浅析

发布时间:2022-03-30 来源: Bsoft Thinking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第一部分 医疗信息化行业概况

01 、医疗信息化定义

       医疗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02、医疗信息化范围

       狭义上的医疗信息化包括医院管理信息化、临床管理信息化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广义上的医疗信息化还应包括医保信息化,药品流通信息化及其他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医疗健康大数据)。

微信图片_20220330112817.png

03、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阶段

       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建设内容如下:

1、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1998年

以收费为中心,实现医院非诊疗业务管理的规范化与电子化。

2、医院临床信息化阶段-2010年

以业务为中心,聚焦医生临床诊疗行为,出现EMR\PACS\LIS\RIS\CDSS等子系统,其中EMR系统是此阶段的重点建设项目。

3、院内数据集成阶段-2015年

建设以数据/集成中心为核心的院内信息集成平台,目标是院内业务集成交互和数据共享。

4、区域临床信息化阶段-2018年

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目标是实现家庭、医院、政府机构等多个维度的信息共享以及数据融合利用。

第二部分 政策梳理   政策分类


       2021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两部法律,在顶层设计层面不断完善医疗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建设水平;而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共发布了24份文件。      

01、“十四五”规划

1、《“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2、《“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3、《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

4、《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

5、《“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6、《“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

7、《“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02、评价体系

1、《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规程和专家管理办法》

2、《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3、《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

03、重要行动

1、《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4、《“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专项行动指导意见》

5、《组织开展卫生健康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揭榜攻关申报工作》

6、《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04、法规条例

1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2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

3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4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

5、《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05、建设标准

1、《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2、《国家癌症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3、《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综合医院)设置标准》

4、《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三部分 市场简析

01、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2016 年的 67.5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14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1.1%,预计2022 年将达 221.5 亿元。

微信图片_20220330112822.png

2016-2022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

       电子病历作为中国医疗信息化改革中的基础部分,其市场增长快于整体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增长。从 2016 年的 7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18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6.6%,预计 2022 年将达 31.1 亿元的市场规模。

微信图片_20220330112825.png

电子病历市场2016-2022年中国电子病历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

02、企业市场份额

       总体来看,国内的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竞争较为充分,集中度较低,呈现“大行业、小企业”格局。按2020年各企业营业收入来看,前五名市场份额占比仅为13.16%,医疗信息化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微信图片_20220330112828.png

2020年国内主要医疗信息化企业市场份额占比

03、2020年创业慧康vs卫宁健康收入占比对比

       卫宁健康受益于政策推动,近年来传统业务订单持续高增长,创新业务进展良好,新冠疫情后互联网+医疗加速成长;而创业慧康在HIS、CIS、公共卫生信息化等拥有丰富经验和强劲实力,在医卫互联网、医卫物联网等新兴业务领域布局早、发展快,医保信息化业务也成功卡位。

       根据卫宁健康与创业慧康2020年年报数据,具体来看两家企业的各自情况:

微信图片_20220330112831.png

创业慧康2020年各业务营收占比

       创业慧康2020年收入为16.33亿元,技术服务收入41.09%(6.71亿元)占比最高,其次是36.18%来源于软件销售(5.91亿元)。

微信图片_20220330112835.png

卫宁健康2020年各业务营收占比

       卫宁健康2020年收入中占比最高的是软件销售(12.39亿元)占比54.67%。

      总体看来,创业慧康软件产品主要集中于医院端和部分医保信息化、互联网医疗,覆盖领域低于卫宁健康。

第四部分 发展趋势

01、电子病历评审考核截止带来的需求加速释放

       2018年底,国家卫健委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要求“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3级以上”。受2020年以来疫情影响,全国医院电子病历水平距离达标仍有一定差距。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2020年全国三级、二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评级为3.46级、2.03级。


2020年全国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情况表

微信图片_20220330112838.png

       因此,国家卫健委在2021年10月正式将全国二级和三级医院电子病历评级分别达到3级和4级的要求从2020年延后到2022年。由此判断,2022年将是医院围绕电子病历评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带来建设需求,加速行业增长。

02、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速,DRG/DIP有望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按2022年、2023年、2024年三年进度安排。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分别启动不少于40%、30%、30%的统筹地区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并实际付费。统筹地区启动DRG/DIP付费改革工作后,按三年安排实现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全面覆盖,每年进度应分别不低于40%、30%、30%,2024年启动地区须于两年内完成。

        从信息化投入方面来看,医保端会先在医院端进行系统建设,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级医保平台在建设阶段已经包含相应功能模块,因为这是新版国家医保平台的核心——控费。未来随着DRG/DIP在各地逐步推广,医院在CDSS、病案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信息化投入会有所倾斜。

03、“千县工程”开启,县级医疗投入不断加大

        2021年11月3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落实县级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力争在5年内完成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建设目标。“千县工程”工作方案以“十四五规划”为依托,关注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与县域医疗资源整合,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然而目前我国县级区域的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率为46.4%,远低于省级的100%、市级的62.8%。

微信图片_20220330112841.png

2020年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率

      县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情况与县域医疗资源整合程度高度相关,未来将随县医共体建设加速而同步加快。

04、 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将是医疗IT建设的下一增长点

        医疗机构一大特征就是数据敏感,涉及到病人隐私,因此医疗信息化企业主要以本土企业为主,这是天然的优势;而另一方面也由此使得医疗数据上云变得更加困难。

微信图片_20220330112844.png

       随着云医院、云桌面,云上医联体等概念逐步落地,为了保证云服务的安全与秩序,医院在执行数据上云的同时也需同步寻求更安全的网络防护。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或将成为下一个政策驱动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新市场。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