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询 > 分析

深度 | 乐普生物上市,背后有哪些产业逻辑?

发布时间:2022-02-26 来源: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2年2月23日,两次上市遇阻的乐普生物,第三次冲击港股IPO的“成功”,却被人定义为“喷血上市”。


最终,乐普生物在破发许久之后(盘中最低跌到-5%),最后收了一个不涨不跌的价格——这个消息不算最坏。


但对C轮投资者来说,这也不算好消息,收盘价格7.14港元——5.79元,远低于C轮投资人6.7元/股的成本价。


乐普生物上市前一天,当最终定价在每股7.13港元——95.77亿人民币总估值,即意味着比C轮投资人的成本价102.6亿还要低6%——这是港股18A成立四年多以来,唯一一次上市定价低于C轮成本价的生物制药公司。


最终定价即意味着C轮投资人大概率会亏损,上市只是把大家已预测到的失落又重现了一遍而已。


“C轮投资人要想不亏损,必须上市不破发且锁定期结束前不低于C轮成本价。”一位投资人分析,他叹气道:“熬到c轮投资人退出,那不知道是几块钱了,和投资时的估值一定相差非常大。”


一位资深投资人对此评论道:“这在今后一段时间可能会成为常态。目前一级市场资本流动性过剩,大量的基金没有医药项目的专业经验,因此,估值把握不准。一二级市场倒挂,也是市场见证价值的一个表现,今天这家企业值多少钱和以前融多少钱,和以前融资的估值水平实际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按照港股发行的设定,海外认购90%是国际配售;港股公开发行10%。乐普生物的国际配售超售0.53倍,意味着这只股票并不热门。对于热门的股票,超售的倍数几倍几十倍的都有。“海外一共配售约1亿美金,两个基石投资投了一半。”一位投资人对乐普在港股的上市结果“不看好”。


对于以低于C轮成本价上市,C轮投资人有反对情绪,但在乐普生物董事长蒲忠杰的坚持下,最终让步,同意上市。一位投资人表示,如果再不上市,账面上只有2亿现金,熬不过多长时间了;要么重组、要么喷血上市,这是乐普生物唯一的出路。


乐普生物的上市之旅,就像在一架极剧降落的飞机上申请跳伞。时间就是生命,在最后几秒终于成功跳伞,但跳伞后的命运究竟如何?是凶多吉少还是死里逃生?


最终,今天乐普生物以1582万股的成交量收盘,相对于7182万的总量,也算有不小的二级市场关注度。但乐普生物的这次融资,对公司未来的研发能起到多少作用,是否能跑赢融资赢得的时间窗口,依旧是一个谜局。


-01-

靠心脏支架起家的生物药扩张步伐


乐普生物的这次破发,虽然说是受生物医药资本趋冷影响,但也和公司的历史基因有关。乐普生物是乐普医疗拆分出来的生物药板块,而提到乐普,有一个绕不开的角色,就是中船重工集团。


金属材料学专业毕业的蒲忠杰,先后在北京钢研院和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深造之后,看准了心脏支架的商业机会,在1998年以妻子张月娥的名义做了一个WP Medical Technologies的公司,准备回国开始孵化心脏及外周器械的国产替代梦。也许是因为在钢研院的经历,蒲忠杰找到的第一个大的出资方是中船重工七二五所。


于是在第二年,由中船重工主要出资,蒲忠杰和WP医疗公司参股,并且引入了美国著名风投机构华平投资旗下的Brook资产,一同孵化了乐普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后来在创业板上市的“乐普医疗”主体。


中船不仅出钱,也出力。公司从董事长,到几个执行董事,以及董秘、监事几乎都有中船重工的身影。而背景雄厚的研究所可不是小打小闹,都是有着雄厚的技术支撑,蒲忠杰和中船重工一起把支架业务从零到一做了起来。


乐普做出了中国第一支金属裸支架,也开辟了本土的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算得上是心血管高值耗材领域的国产替代主力军,还把支架和支架输送系统卖到了欧洲。


后来,蒲忠杰又借着中船重工的出资,拿来了天地协和和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公司部分资产,分别补充了介入耗材(主要是PCI手术导管、导丝等)和封堵器业务板块,一同构成了后来上市时的三大主要器械业务。


2009年,乐普医疗和爱尔眼科、华谊兄弟等,成为当年创业板开板的第一批上市公司,蒲忠杰和妻子张月娥作为独立股东,借着股价的上扬也成了当年的“创业板首富”。


也许是尝到了资本运作带来的甜蜜,上市后的乐普并购动作一直不断


2010年,乐普全资收购北京思达,进军心脏瓣膜。同年参股秦明医学,入局心脏起搏器;13年收购新帅克,拿到国内第二家氯吡格雷的持有资格,正式进军化学药领域;14年分别投资海合天(左西孟旦,一种抗心衰药物)、新东港(阿托伐他汀)、成都圣诺(艾赛那肽);16年收了几家心血管专科医院,并且拿到恒久远药业60%股权(缬沙坦、卡托普利),药物方面基本覆盖了全部的心内科领域用药。


而除了心内/外科领域,乐普也尝试了其他赛道。2012年设立北京华科创智,涉足内窥镜领域;14年投资乐健医疗,尝试第三方医学检验业务,收购北京护生药房,拓宽医疗电商平台;也尝试过疾病保险业务、基因测序和AI医疗……俨然成了个什么都做的医疗平台。


乐普“拔苗助长”式的横向扩张,一定程度上确实巩固了乐普的护城河,比如心血管药物和心内专科医疗机构业务的注入,让乐普成了国内第一家“心血管疾病”专户,同领域协作和配合能大幅改善经营效率。但更多的,这些扩张带来的是负债累累、商誉高企,以及管理层的精力大幅分散……以至于有人调侃:“2016-2018那两年,乐普的官司比股东大会还多。”


在这些如江之鲫的并购case中,值得注意的是乐普在2016年认购了君实生物新三板4%的股权,算是在生物药领域的一小次实践。除此之外,乐普在2017年搭建了欧洲新药开发平台;2018年正式设立乐普生物,开发新型抗体和蛋白类药物,并参股美国Rgenix,拿到一款肿瘤免疫产品的合作权,基本上是把触角全面伸向了生物创新药。


乐普的心血管药品和器械均遇上了集采,而AI医疗、民营医院以及检测业务,市场剩余的规模终究不够去讲一个新的故事。


如果说其他领域要么是穷途末路,要么是起了个大早,而生物创新药这个赛道,算是真真正正地踩在了风口。


-02-

打折IPO的乐普生物,C轮投资人看中它什么?


虽然有乐普医疗在背后支持,但一家生物药企的推动,终究离不开资本的烘托。


起初2018年成立时,乐普生物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其中8成股权在宁波厚德义民,受益人是蒲忠杰,两成股权由乐普医疗拥有。


2019年12月,苏荣誉和蒲忠杰之女加入,分别从宁德厚德义民收购股权10%和9%,同一时期,乐普生物拿出5%的股权建立了员工激励平台上海纯瑞。这时候,乐普生物的股权变动是为引入接下来的融资做准备,股权关系还相对简单,基本上在创始人“自家人”手中。


到了2020年4月A轮融资时,乐普生物开始了复杂的资本操作:苏州丹青、苏州民投等资本开始介入,除了乐普医疗外,原始股东的股权均被一定程度上稀释,这部分股权占22.5%对价9亿元,相当于投后40亿人民币。


2020年5月,乐普生物发行对价股份,收购上海美雅珂的剩余股权,全权拥有了其ADC平台,这是乐普生物的核心品种之一,这也奠定了后来“国内ADC龙头”的地位。


2020年7月,B轮融资开始,B轮融资者对价12.91亿元认购乐普生物15.2%股权,海通证券、阳光人寿等在这轮加入。


到了C轮融资,天津平安、上海国资背景的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等机构加入,C轮融资认购2.54%股权,融资金额2.61亿元人民币,这时候,乐普生物的投后估值已经达到102.7亿人民币。从今天开盘即破发的情况来看,想在IPO后在二级市场上高于C轮估值,并不容易。


对乐普生物的C轮投资人而言,他们并不希望以“亏本”的发行价格上市。但由于蒲忠杰的坚持,他们还是接受了这一决定。但在乐普生物长期发展上,多数投资人认为,还是倾向于看好,和他们当时做选择投资乐普时的决定,心态上没有大的变化。


“当时接触过乐普C轮融资,是在去年3月份。”竞争基金并不多,大家普遍觉得它估值比较高,很多基金因此放弃。


其中一家确定对乐普生物进行C轮投资的基金的逻辑是,这家基金公司想要布局ADC赛道,而乐普生物拥有ADC的药物研发平台。一位创新药研发专业人士认为,ADC药物是属于在理论结构上非常清晰,但制药工艺要求极高的一类药物。“上海美雅珂的ADC研发团队的领头人胡朝红等,应该是在中国ADC领域实力最强的,如果要投ADC赛道,选择这个团队无可厚非。”


不过,乐普生物的管线不少来自于收购,包括目前指望撑起估值的ADC和PD-1。


从乐普生物公布的管线进展来看,进度最快的HX008在去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总局上市申请受理,但这是一款PD-1,是乐普生物成立之初收购泰州翰中所得。


虽然目标中的上市适应症为二线治疗黑色素瘤,这个适应症市场并不大,国内也已经上市了同适应症进口和国产竞品,考虑到目前PD-1和PD-L1的竞争格局,虽然HX008的临床数据亮眼,但在短期内靠PD-1在二级市场募资难度很高。


相比PD-1,更有吸引力的管线是ADC,乐普生物的ADC管线有5款,不过,这几个靶点都较为扎堆,为HER2、CD20、EGFR、TF、CLDN18.2。HER2靶点的ADC国内在研管线已有4款在做临床3期,乐普生物的MRG002还停留在临床Ⅱ期。


除了HER2外,ADC管线中,进展较快的EGFR靶点MRG003竞争格局较好,目前尚无产品上市。这款MRG003也是乐普生物布局较早的管线,通过收购上海美雅珂取得,包括乐普生物的MRG004A,也是通过控股上海美雅珂所得。


MRG004A的靶向为TF-ADC,是ADC的进阶版本,虽然进度靠后,但临床前研究数据不错,对胰腺癌、卵巢癌及三阴乳腺癌动物模型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目前,相较于乐普冲击IPO的核心品种HX008和MRG002,这是乐普一款差异化赛道和临床数据都不错的ADC,想象力空间更大些。但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这款ADC刚刚开始临床试验,如果要继续做下去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这些问题C轮投资者当然也考虑到了,他们曾就估值问题反复做尽调,最终团队和乐普医疗董事长蒲忠杰沟通后,出于对其执行力、战略眼光和商业化能力的信任,选择了投资乐普生物。


尽管乐普生物管线进度偏早期,但一些参与其早期投资的投资人认为,乐普生物背后的乐普医疗商业化能力极其强大。在药品上市后的市场准入策略和药品、器械领域全国销售的布局和渠道上,有biotech企业不具备的优势。“一些几百家公司都有批号的药品,竞争力巨大,但是乐普就能在全国卖到几十亿的销量,这是它多年商业化渠道积累的优势。”一位投资人认为,在中国创新药的下半场,最终比拼的还是企业商业化的能力。


蒲忠杰让人信任的还有他团队的执行力。尽管乐普生物的PD-1刚递交新药申请,之后的商业化面临极大的压力,“但从2018年引进PD-1管线,到后续临床试验、上市申请速度已经极快,证明这家公司具有强大的执行力。”上述投资人说道。


因此,乐普生物此次港股折价上市,归根结底是一家“速成”的biotech,遇上了下降期的生物药融资环境。


-03-

18A的路还好走吗?给行业的启示


过去几年,监管和资本一同推起的生物医药的时代风口,让很多人都有了一种“我上也可以”的错觉。


但也正是这种“错觉”,拉来了一群人关注生物创新药赛道。行业热闹起来才有成果,但也有了泡沫。


主流商业中心里的规则是定好的,政策的“利好”通知,并不是扔下了大把“捡钱”的机会,收获和投入永远是相辅相成的。


乐普生物虽然是短期“攒”出来的,但背后也有着乐普医疗长时间的产业积累,以及管理层二十年的商业运营经验。国内很多已经上市和准备上市的biotech里,条件比这个还惨的一抓一大把。


或许行业泡沫出清之后,大家才发现,中国的生物医药这场东风,压根不是给一般人准备的。能吃下中国创新药从零到一的红利,要么是本来在创新药领域深耕多年的大型平台药企;要么是随便能拉拢顶流的技术、资本、管理资源,同时有着一流运营能力的行业KOL;再要不就是老天爷开眼,一创业就找到了最顶级的靶点、种子,自己创造IP。


至于剩下的注定作陪衬的、但是早期在里面尝到了甜头的人,茨威格有一句话说得好: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回到乐普生物的这次港股折价IPO,“亏股东的钱也要含泪把资融来”这件事基本已经反映了创新药资本寒冬的到来。风口是一个行业所需要的,但寒冬也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而这时候就看谁能挺过去。


至于如何看一家公司能不能挺过去,其实有几个指标可以参考:在行业下行时期,核心高管是去还是留;管理层的日常是紧锣密鼓还是无所事事;产品进度是小步快跑还是一成不变;BP(生意计划)是在画大饼还是在务实……


而这次乐普在港股IPO融来的不到10亿的港币,其实也就足够支撑公司一年的研发支出。因此,乐普能不能撑过这一轮资本寒冬,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其他18A的biotech公司的一个风向标。而只要能挺过去,就能迎接下一个上升周期。


毕竟,只要在冬天冻不死的树,来年都会开出更鲜艳的花。


 ▍来源:深蓝观

 ▍撰文:高翼 郑洁


- END -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