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询 > 分析

信息科和供应商的斗法现场:招标文件到底怎么写,才不踩雷?

发布时间:2025-09-14 来源:AI与医信者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系统上线了,供应商也交付完了,但现场一片“这也不好用,那也不顺手”的抱怨声?项目开标的时候都说得头头是道,上线半年后连基本功能都跑不通?院领导拍桌子问你:“当初怎么写的招标文件?”

嘿,别笑。我见过太多信息科朋友中招。 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招标文件,到底怎么写,才能把坑提前填上,而不是事后自己往里跳。


一、说到底,招标文件不是“写需求”,是定规则

我们经常一写招标,就下意识开始列模块:EMR、移动护理、绩效管理、数据分析……一长串。

然后再补几句:“满足互联互通四乙”“对接医保平台”这类听起来“很有目标感”的字眼。

但你有没有发现: 真正到了项目执行阶段,供应商一个“功能已交付”,你一个“可用性没达到”,吵得不可开交。

问题出在哪?你没把“要什么结果”写进去。

供应商是商业公司,人家只按你写的“规则”来做事,没写清楚就全靠“理解”。理解不一样,你就只能吃哑巴亏。


二、那我们以前都写了啥?其实都是“风险点”

我把我见过的一些典型招标文件问题总结了一下,自己看看中不中枪:

常见写法
隐藏的问题
系统应具备XXX功能
功能有不代表好用、适配、流程闭环
满足等级医院信息化要求
谁评?怎么验?医院业务场景考虑了吗?
与现有系统无缝对接
什么叫无缝?接口怎么测?数据谁负责?
投标人须有三甲案例
有案例不代表有能力,能不能落地才关键
中标后180天完成上线
上线之后呢?绩效、效果、满意度怎么算?


其实写这些没错,问题是:只写这些太不够了。


三、换个视角,你不在“买软件”,你在“赌结果”

咱不妨反着来想一想:

医院为啥花大价钱搞信息化?

为了看起来高级?不是。 为了评级通过?只是个过程。 本质上是——想解决一些让人头疼的业务问题

比如这些:

  • 医生重复录入太多,效率低
  • 收费总出错,对账麻烦
  • 患者排队时间长,老投诉
  • 护士夜班一人三端口,还老忘打记录

那你招标文件里,写清楚这些了吗? 告诉供应商你要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有没有写清楚,项目上线后,这些地方要发生什么具体变化

如果没有,那咱就还停留在“买功能”的阶段,而不是“买结果”。


四、真正不踩雷的招标文件,长这样

我们来个五步写法,套一套思路,比原来靠谱很多:

第一步:明确目标,不要写空话

不是“支持智慧医院”,而是“提升门诊接诊效率20%”“降低投诉率15%”。

第二步:把“痛点”写清楚

不是“支持移动护理”,而是“护士平均书写时间太长,夜班时段高峰易漏项”。

第三步:写出改进指标(关键!)

比如:“系统上线后,医生平均开方时间≤3分钟,门诊投诉下降≥10%”。

第四步:让供应商“演练”落地能力

别光演PPT,让他们来现场跑你院的流程,看看哪儿卡壳。

第五步:验收标准写“结果”

不是“功能具备”,而是“核心岗位满意度≥80%”“上线后CPI达标率≥90%”。


五、加点狠的——在评分和合同里卡住它

现在的招标评分,大多数还是走老路:价格、资质、案例……

咱能不能多加点“有杀伤力”的?

推荐项
说明
价值交付能力
看供应商能不能说清楚他们解决了谁的问题、怎么解决
上线后绩效承诺
敢不敢写清楚上线后能达到哪些指标,达不到怎么办
服务履约历史
查一查他们以前是不是老跳票、换团队、打马虎眼
项目经理背景
真正的负责人有多少医院落地经验,还是纸上谈兵

另外,合同里一定要有——结果导向条款

  • CPI不达标扣尾款
  • 项目延期按日赔付
  • 满意度低于70%需二次优化交付


你别觉得写这些人家不来投,能做到的供应商反而更愿意和你配合。


六、写在最后:信息科不只是写需求文档,而是在“画战术地图”

招标文件不是个行政活,也不是个流程任务。

它是一张你与供应商之间的“价值地图”,你写得含糊,他走得就随意;你画得清楚,他才知道该往哪儿去。

现在开始,别再只是写“系统应支持”,你得写“上线后应改善”。

你不说清楚想要什么,就别怪对方交不出来你想要的。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