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是2026-2030年的五年规划,也是《健康中国2030》的收关五年计划,“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实现“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
在《“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中提出了二十个数字化产品建设,分别包括:(一)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三)全国远程医疗协作网。(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五)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六)医院信息平台。(七)医院信息系统。(八)医院新一代数据中心。(九)医院专科特色和发展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 (十)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中医药业务平台。(十一)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源头质控平台。(十二)医共体信息平台。(十三)基层信息化。(十四)互联网医院。(十五)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行为监管平台。(十六)医养康养信息化服务平台。(十七)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平台。 (十八)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十九)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二十)国家卫生健康统计网络直报系统。
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上云用数赋智”三大战略,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针对智慧医院建设的"三位一体"和针针对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的评测体系,“十四五规划”已在信息化建设层面,完成了整体的政策战略布局,
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中美金融战、贸易战、科技战的兴起,2022年9月底,国资委下发了重要的《国资委79号文》,全面指导并要求国央企落实信息化系统的信创国产化改造。其中,明确要求到2027年底前,实现所有中央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国产化替代。并提出了“2+8+N”的战略布局。
信创的核心是就国产化,要把信息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国家手里,防止被卡脖子,其意义不亚于军事安全。1996年,因为GPS的卡脖子,我国导弹集体“跳海”,倒逼我国奋力发展北斗卫星,换来了我国的军事科技突飞猛进。2017年,中美科技战开打,华为、中芯等企业受到严重打击。这些事件的发生,让国家不得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2024年7月19日,全球范围内Windows系统蓝屏,上千航班停飞、银行停业、媒体停播,唯有中国在此事件中独善其身,其根本原因就是国家很早就布局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布局。
医院作为“2+8+N”的8大领域之一,纳入到信创战略场景之一,是考虑到国人的健康安全和数据安全问题,当前医院在运行过程中,完全脱离信息化基本上是寸步难行,我们已经无法想像在人工智能时代,没有电脑辅助的医院是什么的状况,当前所有的应急系统,已经难于回到统手工时代。“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医疗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最主要场所,其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
结合当前很多医院的信息化现状,恰逢各大医院的“十五五规划”关键时间,本文结合自身的理解,提出医院“十五五信息化规划”建设的总体规划思路如下:
(1)立足信创,重构基础业务系统。
按照《“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要求,国家对基础业务系统进行了重申,提出医院信息系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医院信息平台、医院新一代数据中心、医共体信息平台、互联网医院等核心基础系统作为医院的重点建设对象。
当前大部分医院信息建设短板仍然是基础业务系统,很多医院的基础业务系统采用的技术时显过时,甚至完全淘汰,不光无法适应当前主流技术的要求,有很多在用的系统已经无法升级,只能靠各种外挂勉强保持医院运行,在业务架构设计上,也未来能达到《“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要求的“一体化”建设,更无法适应国家信息创新的要求,这一块仍然是很多医院的重点工作,医院要重新审视这一块建设内容。
(2)充分利旧,保障已有建设成果。
当前很多医院基本完成了各专科系统的信息建设工作,由于专业化系统涉及面小,很多医院已经对各专业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有部分专业系统已经在技术上,支持医院面向未来的发展,充分利旧是保障已有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
对于符合国家信创要求的,采用主流技术工具的,满足医院功能要求的专业系统,可采用充分利旧,配套改造的方式进行升级,实现医院建设成果的充分利旧。对无法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的产品,也需要更新换代。
(3)资源下沉,落实主动健康产业。
按照《健康中国2030》的整体布局,医院在基于《健康中国2030》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中,重点工作将在如何实现资源下沉的建设内容上。
实现主动健康产业落地的重要抓手在于如何“化被动为主动”,让医生和护士的资源如何下沉到基层,如何拉近市民与健康的距离,信息化工具是好的抓手。在主动健康产业中,互联网医院、大数据技术应用、物联网、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随访系统、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科研平台等将是最重要的抓手。
(4)核心自主,打牢技术保障阵地。
信息化工具发展至今,仍然存在很多行业问题,信创是解决被外国卡脖子的问题,但医院也存在被供应商卡脖子的问题,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还是需要建立一套自主维护的体系。
自主维护主要包括对基础业务系统的管控、对外部接口的管控、对数据治理的管理、对数据安全的管控等几个方面,自主维护体系并不是要求医院所有的信息系统都要自主管控,但要求对以上关键性内容进行充分的管理控,这就需要强化医院自身的技术能力,培养自身力量。
至于如何构建自主维护体系的思考,在《“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中曾提出集约化建设的思路,在区域内构建一定水平的集约化维护队伍,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5)紧贴时代,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2025年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元年,医院应积极拥抱这一时代,所有的新产品,要求人工智能接入作为其基本要求。
医院应考虑建设一体化的人工智能中台,实现人工智能一体化。人工智能中台包括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这些大模型应当作为医院的基础建设,纳入到“十五五规划”中去。
智能化还包括了部分机器人建设,结合当前行业发展,部分已成熟的机器人,包括导诊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摆药机、分拣设备等智能化设备可纳入十五五规划。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