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有关情况。
服务业扩大开放新增9个试点城市
推动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开放
开放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150家外资医院落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提到,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在发展外资医疗机构、引进境外医务人员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徐想 摄)
在发展外资医疗机构方面,允许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举办合资、独资医疗机构,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举办合资医疗机构和独资医院,允许外资举办合资医疗机构。在这个基础上,2024年年底,又出台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个省市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据统计,目前这些合资、独资医疗机构有150多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试点城市。这些外资医疗机构,一方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满足当地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外资医疗机构的管理理念、服务模式等对国内医疗机构也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在引进境外医务人员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和港澳台医生在当地开设诊所,支持境外医师、护士、药剂师等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在当地短期执业。据统计,目前在国内短期执业的境外医务人员大概有1500多人。这些境外医务人员,一方面对国内医疗机构加强与港澳台以及其他国家在医疗领域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一方面,也为我国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国家卫健委详解医疗领域新任务
在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医疗健康服务的开放备受关注。焦雅辉进一步介绍,此次试点方案中,围绕医疗领域又部署了新的任务。
比如,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和港澳台医生在当地开设诊所,支持境外医师、护士、药剂师等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在当地短期执业,并且要简化和优化审批的流程;在确保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健康医疗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并且要加强临床医疗数据的标准化和院际间的共享等任务。加上之前已经开展的包括外商独资医院等试点任务,充分体现了我国坚定不移有序推进医疗领域扩大开放的鲜明态度,国家卫生健康委下一步也将会指导这些试点地区卫生健康部门扎扎实实落实好试点任务。
首先,要旗帜鲜明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焦雅辉表示,我们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目的是要引进优质的医疗资源,一方面是要丰富当地的医疗服务供给,满足国内居民以及在华的外籍人士差异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和国内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形成互补格局。
第二,要坚持政策上的协同。积极推进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外资医疗机构发展。同时,我们已经形成了中国版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也鼓励外资医疗机构积极参加和使用中国版的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并且以此对接国际上的商业健康保险。
第三,要不断总结和评估。在试点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也会指导这些试点城市不断动态梳理总结试点情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政策做好充足准备。
附: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