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信息化

无陪护医院视角下护理信息管理

发布时间:2023-08-21 来源: 中卫护研院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陈媛,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护理部主任、硕士生导师——《信息赋能护理“心”温度——无陪护医院视角下护理信息管理》。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布置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鼓励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发展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着力护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陈媛教授所在的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聚焦社会痛点,催生护理模式变革创新,建立无陪护医院的同时,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管理,让信息赋能护理有了“心”温度。


640.png

那智慧化医院是如何通过信息赋能实现无陪护重点环节高质量发展呢?原来,他们通过三种模式创新来实现:

1、在时间人力方面,信息助力可保障支撑体系,最大限度把时间换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可以借助气动物流传输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药品分拣、配置、储存管理系统、可视化信息面板、一体化办公平台等多种信息化终端,信息助力可以提高团队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陈媛教授在课程中重点介绍了他们医院的口服药信息化建设方案,从开医嘱、药房摆药、药品配送、药品储存、高危毒麻药品管理、药品发放、服药到口,保证患者服药到口率高达100%除了药品管理,信息助力还在医技、患者智能预约、患者陪检等方面表现卓越,使该医院在20192022年度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均高于全国、福建省水平,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从照顾患者方面,智慧系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照护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懂信息、懂管理、懂专业的信息化护理人才,人才培养可以更好应用各种智能化终端,优化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照护。同时,信息化护理人可自行设计、开发可服务于临床的信息系统和,如“胰岛素注射管理系统”、“预防CLABSI决策支持系统”、“跌倒信息化汁能预防决策支持系统”等,并通过系统优化,参与多想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并取得成效。

3、在患者无人陪护的时段,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传递高品质的护理温度。

640 (1).png

住院患者的感受,每个临床护理人都能体会他们孤独、紧张、焦虑、不安。信息赋能传递高品质护理温度,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和心脏急性事件发生率。陈媛主任在课程中举例他们医院的成功案例,让我切实感受到患者在无陪护住院期间可通过叙事护理、绘画疗法、正念冥想等技术开展心理舒缓治疗。同时护士借助网络,给患者发送娱乐视频、举办云沙龙等活动,有效缓解患者住院压力,提升患者住院感受度。

智慧型医院建设已经不是未来的设想,信息化已经全方面应用到医院的各个方面,从硬件到人文,无不借助科技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应用信息化建设的智慧型医院的成效除了在护理质量指标中得以呈现:提升患者满意度、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等,同时,无论在科研还是学术、社会影响力还是医院品牌力,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信息时代的护理人,我们既该兴奋又要有足够的紧迫感,努力汲取更多专业知识,携手科技创新未来我们责无旁贷。

640 (2).png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