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医疗机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以指导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推进和加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DecisionSupportSystem,以下简称CDSS)应用管理。
CDSS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综合分析医学知识和患者信息,为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活动提供多种形式帮助,支持临床决策的一种计算机辅助信息系统,是临床决策的辅助工具。规范医疗机构CDSS的建设、应用、安全和管理,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促进“智慧医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早在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并要求三级医院到2020年达到电子病历评级标准4级标准,即实现医疗辅助决策系统落地。 而医疗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和智能化功能的实现,都要基于DIKW 模型,即基于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汇总信息,总结为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特定的场景中。 DIKW 模型也被称作 DIKW 智慧金字塔,是展示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 知识(Knowledge)、智慧(Wisdom)之间关系的模型,也是展现数据如何一步步转化为信息、知识、乃至智慧的方式[1]
DIKW 模型是由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智慧(Wisdom)四个基本概念构成的层次体系,简称DIKW。这四个层次的定义如下[2]:
1、数据(Data): 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最原始的素材,未被加工解释,没有回答特定的问题。 2、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是已经被处理、具有逻辑关系的数据,是对数据的解释,这种信息对其接收者具有意义! 3、知识(Knowledge): 知识是从相关信息中过滤、提炼及加工而得到的有用资料。知识基于推理和分析,还可能产生新的知识。 4、智慧(Wisdom): 智慧是人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独有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应用、传播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看法。 DIKW这四个概念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其中“原始观察及量度获得了数据,分析数据间的关系获得了信息,对信息进行总结形成知识,智慧是人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独有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应用、传播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看法”[3]。关于 DIKW 模型的由来,一般认为 Eliot[4]最先含糊地提及了信息-知识-智慧结构, Cleveland[5]则在 1982 年在上述结构中加入了“数据”。此后,Zeleny[6]和 Ackoff [7]等推广了这一思想,在 2007 年由 Rowley[8]融会贯通正式形成了 DIKW 模型[9]。DIKW 模型为护理信息学的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也是护理辅助决策功能、智慧护理发展的理论框架。
DIKW模型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它是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数据科学等领域的基础模型。在数字化时代各领域拥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提取其中的知识并应用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DIKW模型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也可以帮助医务护理人员从庞杂的医学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辅助临床决策。具体来说,这个系统可以采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对电子病历、医学文献、生理参数等数据进行分析和信息挖掘,提取出患者的病情特征、治疗方案、预后评估等有用信息。同时,系统还可以结合临床指南、专家意见和医学数据库等知识资源,合并分析患者的病情,并给出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建议。此外,基于DIKW模型的临床决支持系统还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根据实时的患者数据和临床反馈,更新和完善系统的知识库,辅助临床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现智慧护理的路径也可以沿着DIKW模型这条路线推进,利用DIKW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实现智慧的路径:首先需要从患者身上搜集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病历、检查报告、护理记录等中得到。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些数据加工处理,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从中挖掘出对患者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病历中挖掘患者家族病史、过敏史、疾病史等信息。在得到有用的信息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分析患者的家族病史时,我们可以获得某些疾病的遗传规律。有了这些知识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整合这些知识,对患者进行更为精准地诊断和治疗。最后,我们还需要将经验和知识进行深思熟虑,生出更为高度智慧的产物,这就是所说的智慧。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心理特点以及当前身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出最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中卫护理信息管理研究院自 2017 年起组织开发修订形成了《中卫护研院临床护理知识库》[11]。该知识库基于国际标准护理术语 CCC架构、循证护理方法和护理程序为作业流程,融合了临床护理评估项目、临床护理问题及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目标,护理结果,并设置了“从评估到诊断,从问题到措施”的逻辑推导过程,基于DIKW模型架构开发了“ESR-PGIO智慧护理模型”,基于知识库开发智能护理信息系统,致力于实现为患者提供专业、安全、高效、个体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解决方案,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