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医院建设

新旧对比: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2025版)

发布时间:2025-10-29 来源:森亿AI医疗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征求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2025版)意见的函》,面向各省、自治区等卫健委征求意见。

微信图片_20251029213542.jpg

依据征求意见函资料所示,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2025版)是在2018 年出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 基础上修订,围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安全要求三个方向,在名称定义、评价级别、角色与功能、指标架构、评价维度等方面有显著变化和改进,将对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区域联通共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等发挥支撑作用。


本次分享内容主要是根据资料,重点围绕五个重点问题,尝试分析新版本与旧版本的差异。


● 一、为什么重新修订标准?

● 二、评价体系调整后,级别、角色功能有什么变化?

● 三、新版本增加了哪些新要求?

 四、新版本评价方法的变化?

● 五、数据质量评价变为5个维度,考察重点是什么?


01

为什么重新修订标准?



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信息化推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医疗信息化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原有“电子病历系统”定义,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亟需重新设计标准。


“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替代原先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不仅反映了评价范围的广泛拓展,更凸显了现代医疗领域的智慧化发展趋势,涵盖范围已远远超越了单一的电子病历系统,旨在更全面、更深入地评估智慧医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能与价值。


02

评价体系调整后,级别、角色功能有什么变化?



1、评价级别

新版本取消了0级,将评价级别调整为1-8级,各等级整体信息化要求提升。

微信图片_20251029213555.jpg


2、工作角色

新版本工作角色总数为12个,其中新增角色2个,名称调整2个。

新增工作角色:医疗质量管理和电子病历安全,医疗质量管理包含医疗质控、医疗准入与职权管理、不良事件、感控管理业务项目;电子病历安全包含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体系、网络与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体系业务项目。

名称调整:护理管理替代原病房护士;门急诊医师替代原门诊医师。


3、业务项目

新版本业务项目总数为38项,其中新增项目7项,删除1项,合并减少7项。

新增的项目更好地反映了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和最新进展。同时,对部分项目进行了合并或删除,简化了评价流程,提高了评价效率。

微信图片_20251029213600.jpg


4、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数量从2018版779项调整至752项,其中新增282项,调整253项,保留220项,删除308项(其中:合并198项)。

调整以后指标合计是减少的,新增的主要是集中在5、6级,尤其是6级可能会更多一些。


微信图片_20251029213604微信图片_20251029213608.jpg

03

新版本增加了哪些新要求?



1、闭环管理

对22个闭环场景进行了明确要求,具体包括医嘱闭环、检查记录闭环、检验过程闭环、药品使用闭环、会诊闭环、不良事件闭环、治疗过程闭环等,其中医嘱执行闭环为5级,其余均为6级。


微信图片_20251029213608.jpg

2、 区域协同

从5级开始要求区域数据的使用,涉及55项,占比7%。5级开始强调区域数据的查询,6级和7级强调区域数据的利用,8级强调区域数据的健康和自采管理。

微信图片_20251029213612.jpg

3、中医中药

新版本新增32项中医中药方面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中药:分类、汤药机读标签、煎药相关要求;

知识库:行十八反、十九畏、中医禁忌症等的检查;

中医治疗:中医临床路径、针灸、穴位等要求;

中医病历: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四诊信息等结构化内容;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调护执行记录。


4、专科

从6级开始,增加对于专科支持要求,6级要求实现一个专科,7级要求实现3个以上的专科。共35项,占比4.6%。

微信图片_20251029213616.png


5、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要求17项,基本为7、8级以上的高级别要求。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如方案推荐、辅助判断、病历辅助生成、病历内涵质控;以及数字疗法,如院后诊疗方案、自采数据形成治疗计划。其中“智慧语音对话”将调整到新版《智慧服务》标准中。


6、国产替代

考虑信创趋势,增加了OFD、信创等要求,合计7项,占比0.9%。

从4级开始要求以OFD格式存储归档,5级对时间源增加北斗要求,加密要求使用国密算法。


7、易用性

对实现方式增加35项易用性要求,主要为3个方面,一是直接同屏显示,二是颜色标记,三是实时给出提示。


04

评价方法变化



新版本评分方法优化,采用赋分制方法(5分关键功能、3分推荐功能、1分可选功能),通过累计评分(按照角色分别评价对应级别是否通过,累计各个角色分值,得分大于总分80%即为通过,既抓重点,又给自由),综合评价医疗机构临 床诊疗系统功能情况与应用水平。主要评价以下四个方面:系统功能、有效应用范围、技术基础及安全保障环境与数据情况。


05

数据质量评价维度变化,考察重点是什么?



新版本将数据质量评价维度从原来的4个调整为5个,包括唯一性、完整性、合规性、同一性、时效性。


数据质量要求:

微信图片_20251029213620.jpg


数据质量考察重点:

微信图片_20251029213624.jpg


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2025版)通过标准化评价体系,提供了明确的建设指南,引导医疗机构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兼顾效率、安全等,推动医疗行业向智能化、安全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


根据新版本的要求,医疗机构可从信息化建设、数据治理、流程优化和技术融合,逐步提升智慧医疗水平,实现从基础信息化到全面智能化的转型,提升医疗质量、患者体验和管理效率,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