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询 > 分析

2023年两会委员代表“话”医疗信息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14 来源:医信邦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3年两会正在进行中。作为医疗行业建设重点之一,医疗信息化受到关注,很多委员为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本文选择了几位有代表性委员的建议,供参考。

陶仪声: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群众幸福感“升上来”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陶仪声关注到,目前卫生健康领域的信息系统开发缺乏统一行业标准,存在着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信息化技术标准不统一问题,有的医疗机构内部等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不兼容,第三方服务公司之间也相互设置技术壁垒,造成了资金上的浪费和信息互联互通上的被动。
陶仪声建议,根据目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发展不充分的状况,制定刚性政策措施,从初始端就保证资源配置到位。
在卫生健康领域信息化建设方面,陶仪声呼吁,按照技术标准统一制定、服务平台统一建设原则,构建全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整合现有的全部信息资源,打破壁垒,联通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系统之间数据资源,实现全国一张网,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提高群众获得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


建安:健全我国非传染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指出,当前我国急救资源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农村急救资源不足,急救网络不健全。急救资源来源复杂、缺乏统筹管理,重大应急状态下缺乏有效衔接。院前急救模式多样、各有利弊,各地救护车装备配备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另外,现有救治体系未充分考虑应急状态下激增需求的情况。
再加之,当前院前医疗急救人员队伍数量严重不足,群众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率偏低。我国应急医疗救治无论是体系建设还是运行机制,都依然存在明显的短板和提升空间,亟待完善和加强。综上所述,现提出以下建议:健全应急医疗救治网络体系、建强院前医疗急救人员队伍、提升急救医疗体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急救能力。


杨金龙: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
在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安徽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看来,建设好“智慧医疗+”,不仅可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也能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水平更高的医疗服务。杨金龙介绍,我国的“智慧医疗+”建设始于一二三线城市的二级以上医院。截至2021年底,“智慧医疗+”产业投资已超千亿。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智慧医疗+”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杨金龙认为,“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但目前还存在缺乏上级宏观指导、资金掣肘等问题。“部分云平台搭建较晚,基础数据共享困难;‘智慧医院’建设进度不一,服务能力差距大;监管法律法规欠缺,患者隐私缺乏保障。”杨金龙建议,要完善顶层设计,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加快智慧医疗云平台建设,提高使用效率;加快“智慧医院”建设速度,引入支持系统;完善“智慧医疗+”政策法规,健全监管体系。



文献:建议固化分级诊疗制度,加快试点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朝阳区区委书记文献介绍,朝阳区现有1953家医疗机构,其中,有明确隶属关系的医院163家,隶属关系涵盖中央属、市属、区属、区属民营4种形式。全区以其中四家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他指出,双向转诊制度在其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医院的病人可以转诊到三级医院进行诊治,反过来,三甲医院重症病人在病情缓解之后,又可以转到社区医院,做后期的康复治疗。此外,互联网医疗等远程诊疗手段,也方便了三级医院专家对社区医院进行指导,让老百姓在社区医院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来源:北京青年报)


陈椿:探索“互联网+大健康”产业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椿提出多点建议,其中两大点为:一是实施国家数字卫生战略,探索“互联网+大健康”产业模式。明确我国数字健康治理目标,梳理相关业务逻辑,达到数字健康医疗的安全、无缝、保护和普惠、均衡、共享的目标,建立包括患者賦能、预测分析、卫生人力、交互操作性等四个维度的数字健康指标,并据此进行管理。
二是推动康养行业数字化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慢性病发病率持续处于高位,发展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应加强健康老龄化数字赋能,推动康养行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更加扁平化、透明化、便捷化的健康数据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开启定制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提升健康管理、康复照料、护理看护等养老服务质量。普及远程医疗、远程保健、电子病历应用、可穿戴医疗设备、互联网健康数据分析,加快数字药品研发,提倡健康消费,提升人的全生命周期生活质量。加强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产业的高端化应用,注重发展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机器义肢、人造器官等,以便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失能人群。


卢林:加快完善数字医疗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卢林在调研中发现,尽管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出台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的支持政策,但数字医疗发展仍然缺乏高位引领,创新中心集聚度不高,数据资源、技术资源和产业链资源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尚未建立,人才瓶颈等较为明显。为此,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卢林根据调研结果形成建议《发挥我国数字经济优势,促进数字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卢林认为,如果医疗行业能够充分利用我国数字经济的优势,优质医疗资源就能得到更好的下沉。他建议,制定我国数字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融合的数字医疗产业专项规划。实施容缺、容错、容新的监管模式,以产业基金、科创基金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在卢林看来,努力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更好地惠及广大患者,实现我国数字医疗的高质量发展。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