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

国家卫健委发布《末梢血标本采集指南》行业标准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国家卫健委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7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末梢血标本采集指南》等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明确上述标准自2026年2月1日起实施。


现将《末梢血标本采集指南》部分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以供各位检验同仁参考。

受试者禁食要求



全血细胞分析、微量元素、感染性标志物、病原体抗体等检测一般无需禁食。其他检测项目应按项目要求选择是否禁食。空腹一般指禁食8h-12h,但对于婴幼儿,可根据以下规律来控制其禁食时间:


母乳喂养的受试者,只需禁食2h-3h或下次喂养之前;配方奶喂养的受试者,禁食3h-4h或下次喂养之前;若受试者已经添加辅食,一般禁食5h-6h 或下次喂养之前;若受试者与成人一样的饮食,禁食至少8h。



采血人员手消毒



穿刺前采血人员首先根据消毒剂使用说明进行手消毒,然后戴无粉手套。给每位受试者采血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对手套表面进行手消毒并待干。每次更换手套时,先去除用过的手套,进行手消毒后再更换新手套并对手套表面进行消毒。


手套一人一换。如无法做到一人一换,宜根据WHO医疗活动中手卫生指南的要求,当手套使用频率达10 次,应更换手套。


在手套出现破损、污染或为传染性疾病患者采血后,应更换手套并执行手卫生。



采血部位准备



穿刺部位选择:应选择温度正常且皮肤健康,无疤痕、伤口、瘀伤、皮疹、烧伤或感染的部位进行穿刺。常见穿刺部位为手指和足跟。


手指采血选择中指或无名指指尖的两侧(具体见图1);足跟采血选择足跟内侧或外侧,按下图箭头所示阴影区域采血(具体见图2)。早产儿、新生儿(0 天~28 天)应选择足跟采血;6 个月以内的婴儿(体重约3 kg~10 kg)宜选择足跟采血,如足跟采血有困难,在确保安全并可收集到足够的血标本时,可选择指尖采血;6 个月以上婴幼儿(体重大于10 kg)及儿童(宜6 岁以下)可选择指尖采血;特殊情况下,静脉采血有困难的成人可选择指尖采血。


不适宜穿刺的部位包括手指的拇指、小指及耳垂;足跟的后弯、足弓区域和大脚趾以外的脚趾;肿胀的部位及近期穿刺过的部位。


微信图片_20250810230640.jpg


对同一受试者同时采集多个末梢血标本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采集:


1.全血标本(EDTA 抗凝);

2.使用其他添加剂的全血或需离心获得血浆的标本;

3.需离心获得血清的标本。



常用检验项目末梢血标本采集及处理的注意事项



1.用于血细胞分析的末梢血采集及标本处理注意事项


末梢血全血细胞分析通常采用EDTA 抗凝剂喷雾的采集容器收集标本,但对于EDT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标本的采集及冷凝集标本的处理参照WS/T 806。


实验室需排除不合格标本(如采集量不足、肉眼观察有血凝块、显微镜下有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末梢血标本采集后应放置5 min~10 min 再上机检测,以避免血小板聚集造成检测结果假性降低。标本检测前应充分混匀。

在18 ℃~25 ℃环境下,末梢血全血细胞分析标本应于采集后4 h 内完成检测。


2.用于生化、免疫检测项目的末梢血采集及标本处理注意事项


末梢血生化、免疫检测项目采血管的选择应遵循生产厂家建议或相关文献资料。


对于采用血清或血浆进行生化、免疫检测的项目,应首选静脉血标本。如采用末梢血血清或血浆进行生化、免疫项目检测,末梢采血量至少为200 μL 以上。采集前应充分评估受试者末梢血采集可获得的预估采血量,同时建议选用21 G 末梢采血器采集标本。


末梢血血清或血浆的制备应在标本采集后2 h 内完成。离心速度和时间的设置参照WS/T 225。


3.新生儿筛查标本的采集(滤纸干血片标本的采集)

新生儿筛查的标本采集具体参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卫妇社发〔2010〕96号)。


4.血铅检测标本的末梢血采集


末梢血血铅的标本采集具体参照《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卫医发〔2006〕10号)。


5.用于其他微量元素检测的末梢血采集注意事项


末梢血微量元素项目应选择生产厂家说明书推荐的标本类型及采血管,需注意微量元素镉应避免使用玻璃材质的采血管收集标本。


通常推荐使用针芯为不锈钢材质的末梢采血器。需注意微量元素铬和钴应避免使用不锈钢针,建议使用硅化针。


微量元素项目标本采集部位的清洁与消毒操作,建议肥皂水清洗采血部位2 遍后,再用75%乙醇消毒穿刺部位,避免使用含碘的消毒剂。采集标本时佩戴无粉手套。此外应注意微量元素锰采集前尽可能使用蒸馏水冲洗清洁皮肤。


同时采集多管末梢血标本时,微量元素标本应首管采集。



《末梢血标本采集指南》原文


· 

微信图片_20250810230657.jpg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