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大一附院发表IQQA-Guide辅助微创介入诊疗临床应用论文
- Mona Lisa 2.0获FDA批准上市,与BEBIG Medical签署MoU
- 罗森博特注册临床试验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成功启动
- 美敦力与Vizient签订Touch Surgery Enterprise合同
- MedCrypt与三家手术机器人公司签订网络安全合同
- 回声疗法机器人Echopulse纳入早期乳腺癌研究的首位患者
鸿鹄®云南行 | 完成多例机器人辅助下TKA手术
2022年3月11日消息,近日,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苏州微创畅行机器人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以下简称“鸿鹄®”)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两例机器人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由骨二科主任朱春冀与第九二〇医院李川教授带领团队完成。
2022年3月10日消息,近日“鸿鹄®”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杨兵带领下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2022年3月9日消息,近日“鸿鹄®”在怒江州人民医院顺利完成四例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由创伤心胸外科主任何红才、骨神经外科主任杨敬东与第九二〇医院李川教授完成。
2022年3月9日消息,近日“鸿鹄®”在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两例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由疼痛、脊柱关节外科主任杜泽阳,副主任张金洪与第九二〇医院李川教授完成。(来源&图源:微创机器人)
国创中心-微创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成立
2022年3月11日,长三角国创中心消息,近日“微创机器人”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签署协议,合作成立“国创中心-微创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
双方基于联合创新中心建立全面合作,聚焦手术机器人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依托国创中心的海内外创新资源网络和专业研发载体,合作开展企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发,助力企业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
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长三角国创中心副主任谭瑞琮调研了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并与微创机器人总裁何超等进行交流座谈,双方就下一步的合作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来源&图源:长三角国创中心)
西安交大一附院发表IQQA-Guide辅助微创介入诊疗临床应用论文
2022年3月11日,EDDA科技消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牛刚教授为首的微创介入团队近期在《中国数字医学》杂志发表临床论文,该研究选取2021年8-10月在该院行穿刺手术导航IQQA®-Guide系统辅助CT引导进行微创诊疗患者23例(其中穿刺活检11例,射频消融6例,放射性粒子植入6例),探讨其广泛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结论:“智能穿刺手术导航IQQA®-Guide系统可辅助多种胸腹部CT引导下微创术式,其安全、高效、智能、实时动态监测等优点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临床推广价值的影像引导技术。”(来源&图源:EDDA科技)
Zeta Surgical完成520万美元融资
2022年3月11日,手术机器人和混合现实公司Zeta Surgical宣布完成520万美元融资,此次融资由Innospark Ventures牵头,TSVC、Y Combinator、Trevor Fetter等参与投资。Zeta Surgical将利用这笔资金完成其神经外科导航平台Zeta和无创聚焦超声系统ZetaFUS的开发,完成初步临床研究,获得FDA批准,并扩大其不断壮大的技术和临床团队。
Zeta Surgical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se Amich说:“目前,由于创伤性和复杂的部署,手术定位的使用仅限于长时间的、基于手术室的干预。我们的目标是为医生提供强大、快速、准确的定位系统,可在任何情况下部署,无论他们在医院的哪个地方或在哪家医院。”(来源&图源:Zeta Surgical)Mona Lisa 2.0获FDA批准上市,Biobot Surgical与BEBIGMedical签署MoU
2022年3月11日,Biobot Surgical宣布与BEBIG Medical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共同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机器人引导的高剂量率HDR近距离放射治疗解决方案。BEBIG Medical是放射治疗产品的全球供应商和欧洲近距离放射治疗的领导者。
2022年3月5日,Biobot Surgical宣布iSR'obot Mona Lisa第二代系统——Mona Lisa 2.0获得了美国FDA 510(k)批准,预计将于2023年获得EU MDR批准。其第一代MonaLisa在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销售。欲了解更多,点击 FDA批准Mona Lisa 2.0,微创机器人已在国内引进第一代系统(来源&图源:Biobot Surgical)
罗森博特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成功启动
2022年3月10日,罗森博特全球首个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成功启动。此次启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刘光耀教授,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魏君,手术室护士长赵峰,病区护士长黄燕,以及手术组张明磊、张静哲、应洪亮、王刚、赵长福团队,罗森博特CEO王豫及团队出席了启动仪式。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针对骨科手术中难度最大的骨盆骨折手术,实现从骨折复位到定位的全流程智能化辅助,针对不同层级手术需求提供模块化产品,实现三维实时导航、人工智能规划、自动手术操作。未来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将开展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来源&图源:罗森博特)
Memic公司SPAC上市计划告吹
2022年3月10日,鉴于市场状况和近期世界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Memic Innovation Surgery与SPAC公司MedTech Acquisition宣布一致同意取消合并计划。去年宣布合并计划时,两家公司曾表示,合并后的公司市值将超过10亿美元。以色列公司Memic研发了首款获FDA批准的经阴道手术机器人Hominis,并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设有全资子公司。
近些年,许多医疗技术初创公司通过SPAC的方式上市。面对股市的过山车行情,SPAC的吸引力可能正在减弱。波动源于通胀担忧、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Meta(即Facebook)等社交媒体公司的艰难收益报告、持续的供应链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等。(来源:MedTech Acquisition Corporation)脊柱手术机器人Remi完成了首批临床病例
2022年3月10日,美国Accelus公司宣布其Remi机器人定位与导航平台(下文简称“Remi”)结合其LineSider™脊柱后路固定系统成功完成了首批临床病例。图源:Accelus
Accelus首席机器人官Kevin Foley博士表示,Remi的目标是解决当前脊柱机器人系统的局限性——工作流程效率低下、占地面积大和成本高,同时提供相同的准确性;LineSider凭借其多功能和流线型的仪器增加了这种效率。Remi于2021年2月25日获得了FDA 510(k) 上市许可。Accelus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Chris Walsh称Remi除了价格上的吸引力,手术效率的提升也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在将来会进入国际市场。欲了解更多,点击 或优于美敦力MAZOR X的手术机器人Remi完成了首批临床病例(来源:Accelus)美敦力与Vizient签约,将Touch Surgery Enterprise添加到Vizient的产品中
2022年3月9日,美敦力宣布与医疗保健绩效改进公司Vizient签订合同,将Touch Surgery Enterprise (下文简称TSE)添加到Vizient的产品中。Vizient为美国一半以上的急症护理机构提供服务,包括学术医疗中心、社区医院、儿科设施和非急症护理机构。
图源:Medtronic - Touch Surgery™ Enterprise
TSE是第一个用于手术室的人工智能手术视频管理和分析平台,显著简化了记录、分析和共享手术视频的过程——为外科医生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新工具来提高绩效和培训他人。
TSE是一个连接到云端的完全集成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可轻松与许多腹腔镜和机器人内窥镜配合使用,使医院能够在利用现有设备的同时迈出数字化手术室的第一步。(来源&图源:Medtronic)
MedCrypt与三家主流手术机器人公司签订网络安全合同
2022年3月9日,主动式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MedCrypt公司宣布正在支持三家公司构建手术机器人系统,以保护其系统和互操作系统套件的各个方面。客户包括手术机器人技术和用于微创手术的虚拟现实应用的领先制造商。为了保护客户的隐私,MedCrypt并没有透露客户的名字。

可视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进步推动了手术机器人和微创手术的创新。MedCrypt表示,这些创新需要网络连接来提供先进的临床护理,而这反过来又需要网络安全保护来确保患者安全、系统可用性和数据完整性的信心。FDA要求制造商在医疗器械中包含网络安全功能,MedCrypt的解决方案能够符合FDA的指导方针。(来源&图源:MedCrypt)
回声疗法机器人Echopulse纳入早期乳腺癌研究的首位患者2022年3月8日,法国Theraclion公司宣布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VA癌症中心合作的早期乳腺癌研究进行了第1例患者治疗。该研究旨在评估Theraclion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低剂量吉西他滨gemcitabine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共轭效应。Theraclion是一家为无创回声疗法(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开发可扩展机器人平台的创新公司。

图源:Theraclion - Echopulse研究人员表示将检查双重疗法是否会减少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从而增加免疫反应;如果证明有效,联合治疗可以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高的生存机会 。(来源:Theraclion)
术锐单孔机器人首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圆满成功
2022年3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任教授团队“驾驭”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整台手术时长172分钟,其中术锐手术机器人遥操作时间86分钟,患者出血量仅10ml,目前恢复良好。
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
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系术锐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等高校和医院自主研发的产品,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具有全链条关键技术和全方位自主知识产权,在操作精准、顺畅等方面性能均可媲美世界顶级手术机器人。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共含68个高精度伺服电机,用于术前辅助摆位、术中操作和主从控制,创造性地设计了面向全状态安全监控的双环路独立控制硬件拓扑,全链路主从操作延时小于50毫秒,每秒钟可实现1000次的亚毫米级手术精准控制。(来源&图源:北京术锐)2022年3月7日,在第三届全球多中心远程协同手术保子宫公益行动上,世界首例跨省5G远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完成。本次远程手术由超声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海扶医院首席医学专家陈文直教授团队,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实时传送的手术指令及手术高清视频画面,远程操控“海扶刀”20分钟,成功为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广西北流市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子宫肌瘤患者完成了远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
跨省5G远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原创的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向智慧医疗发展又进一步。据了解,2021年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庆海扶医疗、重庆微海软件开发有限公司、重庆移动联合申报了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组织开展的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基于5G和聚焦超声消融技术的远程治疗系统的建设课题。目前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已出口英国、德国、日本等28个国家和地区。(来源&图源:中新网)铸正学院首期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2年3月6日,铸正首期机器人辅助下脊柱手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赵宇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姜宇教授,通过组织专家演讲、病例分享、机器人操作演示等培训环节,充分帮助线上线下专家学者了解和学习脊柱手术机器人的原理和应用,共同探讨机器人5G远程技术的实现。

自由讨论期间,河北廊坊市人民医院陈光院长、保定德润医院史小东院长等数十位专家与赵宇、姜宇两位教授围绕“手术路径+安全识别”展开了热烈讨论,对铸正机器人精准直观、减少医患辐射、易学易用的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机器人赋能基层医疗的未来充满期待。(来源&图源:铸正骨科手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