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后勤

医院后勤应急管理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7 来源:医院后勤官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毕庭刚 李建国 李德令

一、医院应急管理的诠释


(一) 医院应急管理的含义


医院应急管理是指医院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持医院正常运营的过程。


(二) 应急事件的含义及特点


1、应急事件的含义


医院应急管理的客体是应急事件,应急事件亦称为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医院应急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灾害,火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

(2) 事故。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造成的停水、停电、停汽、停氧事件,医疗垃圾、污水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计算机系统故障造成的网络瘫痪等。

(3)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治安保卫事件。主要包括院内治安事件,医疗纠纷引发的患者及家属过激行为事件等。


2、 应急事件的特点


(1) 突发性/紧急性:应急事件突然爆发

要求立刻做出有效的应急反应,在时间的紧迫性上往往刻不容缓。

(2) 不确定性:应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种类、规模无法有效地预测,很难对某一个事件的形成、发展、演变给出一个明确的客观判断。

(3) 危害性:应急事件除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妨碍心理健康外,同时有巨大财产损失,还会影响医院正常运营,并给医院的声誉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4) 相对性:同样的应急事件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造成的危害性不一致。五十年前基础设施发展尚不健全,医院停水停电不算是应急事件,现在发现一例便是应急事件。


(三) 应急管理制度的价值


由于应急事件的上述特点,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一旦发生应急事件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连锁反应,危害医院内外的人身、财产安全,并可能给当地政治、治安等造成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既可以防患于未然,又可以补救于已然,对于预防应急事件发生,减少、消除应急事件产生的危害具有积极作用。


二、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 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防患未然,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应急管理体制,在院党政的领导下,实行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相关科室的协同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各级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素质。


(二) 应急管理制度的体系


1、预测与预警。预测与预警,就是根据一些应急事件的特征,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设施的规划,给出警示。目的就是避免一些事件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各科室、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各类应急事件,建立预测、预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应急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科室立即启动上报程序,同时通报有关科室,如有必要可拨打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等。报告应急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2、应急准备。医院针对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


(1) 制订切实可行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卫部门负责建立防火、防盗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类预案;医务科负责制订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医院诊疗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类预案;护理部负责制订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感染管理科负责制订医院感染爆发紧急处置预案;预防保健科负责制订预防感染、食物中毒类预案;计算机中心负责制订信息系统突发故障 应急预案;设备科负责制订水、电、气、医疗设备故障及突发辐射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医院办公室负责各类预案的汇总、整理工作。


(2) 宣传、培训和演习:保证应急制度的有效实施,医院应当:加强宣传培训,要充分发挥媒体、院报、知识教育的宣传作用开展工作,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应急工作的培训指导,提高防范意识和现场处理能力;制定年度应急培训计划,每年组织一次医院应急演练培训,明确应急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3) 人员准备:医院应当建立应急事件领导小组,明确成员职责,成员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召集或到达事件现场,实施预防、抢救控制、隔离、消毒工作。


(4) 药品、器械、防范设施的准备:医疗器械科、药剂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科等共同协作,准备好突发事件所需要的药品、器械、消毒、隔离用品、隔离病房、水、电等。


3、应急事件的处理。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是应急管理制度的核心,它表现为对各种资源的组织和利用,在各种方案间进行选择决策。当应急事件出现以后,事件的各种表现形式及特征都将逐步显露出来,这就要求对事件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整理分析,对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各种应对措施做出相应的决策。其间还会涉及到对各级政府的法规、政令、条例的遵守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源的调动,物资的调拨等一系列的行动。


(1) 在事发现场或临时指定地点设立临时指挥部,组长(总指挥) 负责组织、部署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组长不在时,根据突发事件原因由分管院领导担任总指挥,副组长按各自行政分工协助总指挥负责所分管部门的应急和医疗救援工作,指挥、调遣院内各科室医疗救援力量和应急处置、抢险维修人员。


(2) 立即消除致害因素。首先发现的医务人员有权立即设法终止致害因素;当致害因素的识别和判定有困难时,应当立即呼叫上级处理,不可迟疑拖延。


(3) 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采取适宜应急补救措施,防止发生其他意外情况。如:立即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医护人员开展自救互救;紧急调配应急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划定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向周边区域发布危险或避险警告。


(4) 迅速收集并妥善保管有关原始证据


(5) 妥善沟通,稳定现场医务人员、患者情绪,防止干扰抢救和发生冲突。


(6) 上报。应急事件一旦发生,必须立即如实报告。报告分管院领导,重大应急事件必须同时报告院长,任何人不得隐瞒。根据要求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接受其指令和任务,统一口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会同有关部门对应急事件的起因、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并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行政主管部门等。


(7) 现场指挥小组确认事故灾难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经消除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结束现场应急的报告,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


4、事后处理。事后处理是在突发事件的影响减弱或结束之后,对原有一些状态的恢复,对事件的相关部门、人员的奖励和追究责任。另外还要对发生的事件及时形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1) 清理与处理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安抚受害人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2) 违反应急制度的人员应当予以训诫,对于在应急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应当予以适当的奖励。


(3) 应急事件结束后,保险公司必须及时查勘理赔,提供快速便捷的理赔服务。


(4) 应急事件结束后,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报告,报送有关部门。


三、结语


一套完备而又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医院有必要结合医院内外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应急体系。同时,应当保证体系能够顺利落地,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保证应急事件的预防、处理等过程能够起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切实起到预防、减损的作用。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