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改革纵深推进,以创新驱动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紧扣“党建引领、改革赋能、惠民提质”主线,全力推进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从管理体制的创新突破到服务模式的智慧转型,从前沿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到便民惠民举措的扎实落地……一项项创新实践开花结果,一个个鲜活案例彰显改革成效。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全力打造智慧医疗
推动服务优化升级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九医院)作为三级综合医院,长期面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基层诊疗能力薄弱、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与人才短缺、传统诊疗模式低效等难题。为破解发展桎梏,医院党委以获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南宁市)子项目为契机,锚定“打造区域心脑血管防治中心”目标,创新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构建“防—救—治—康”一体化体系,走出了一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为区域医疗健康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使用人工智能影像平台分析阅片。
党建领航聚合力
同心共进谋发展
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成立以院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项目专班,制定包含目标、措施、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的“四定”清单,把人工智能建设纳入医院“十四五”规划及党委年度重点任务,形成清晰的实施路径。
为确保项目落地,医院建立周例会、月督查、季考评机制,及时解决AI系统建设中的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等问题。同时,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和医院医技党支部“科创先锋队”,推动党员骨干牵头AI系统建设、学科建设等关键任务,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为智慧医疗落地生根筑牢组织根基。
AI赋能提质效
打造智慧“新高地”
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智慧医疗“三大工程”,推动医疗服务升级优化。
智慧诊断工程中,医院去年底与医疗AI头部企业合作,在全区率先引入人工智能影像平台,集成冠脉CTA、脑卒中CTP等AI算法,覆盖疾病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打开了智慧医疗新局面。
医院人工智能影像平台采用的非门控钙化积分AI系统,能够准确测算非门控胸部CT平扫的钙化积分,并在准确性评价中与门控钙化积分展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这项创新技术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还大大提高了冠心病早期筛查评估的准确性。如今,市九医院在常见的冠心病、卒中、肺结节、骨折等疾病的筛查中都应用了AI系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在智慧救治工程中,AI系统能自动识别危急值病例并触发红色预警,脑卒中诊断响应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2至3分钟,进一步提高救治效率。智慧管理工程则基于AI技术对人群自动分类、对高危患病人群自动生成随访计划和干预措施;医生可以根据系统自动分析的健康指标,为高危患病人群提供精准服务。自系统部署以来,已为2.71万余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今年上半年随访1.27万余人,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医疗—高效服务—科学防控”闭环管理,为辖区居民健康管理提供全周期智能服务。
技术强基优服务
惠及民生“零距离”
医院持续提高心脑血管专科诊疗能力,带动医院整体高质量发展。
放射科在日常工作中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和分析医学影像中的异常区域,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依据。无论是冠状动脉狭窄、头部微小动脉瘤等疾病的检测,还是病灶的定位、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往人工需要以小时计的工作,AI都能在检查完成后1至2分钟给出初步诊断结果,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放射科AI系统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患者日均服务量从80人次提升至120人次,让患者真正享受到数字赋能带来的便捷,改善就医体验。
此外,超声科引入乳腺超声AI辅助系统,微小肿瘤识别率明显提升,目前完成检查6万多人次。心电图室搭建“心电一张网”,基层上传心电图最快30秒内可获得诊断反馈,预警急性心肌梗死病例17例,平均抢救时间缩短45分钟,显著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救治成功率。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市九医院搭建“1+5”远程影像协作平台,以1个三级医院为中枢、5家乡镇卫生院为节点,配备高速影像传输系统,实现“乡镇拍片、三级诊断”。目前,多家乡镇卫生院已接入该院人工智能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平台和区域影像系统为就诊病人出具人工智能影像诊断报告,实现市县乡智慧一体化,区域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显著提高,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