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从应用需求到原创技术创新、再到临床落地与产业化”的全链路闭环生态,打通医工融合、数据共享、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壁垒
6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大师论道”高质量学科发展学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也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主动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致欢迎辞并介绍研究院建设规划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代表学校对与会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范先群院长指出,期望研究院在前沿科研组织模式、体制机制以及临床转化通道等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范先群院长指出研究院应聚焦国家重大健康需求,建立“从应用需求到原创技术创新、再到临床落地与产业化”的全链路闭环生态,打通医工融合、数据共享、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壁垒,打造医学人工智能的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体系与实践范式。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对研究院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是面向重大疾病防治需求,打破学科壁垒,培育新的学科“核爆点”。二是瞄准培育兼具深厚医学背景、扎实数理基础和精湛AI技术复合型人才目标,为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的医学人工智能高地提供核心人才支撑。三是畅通医学人工智能领域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路径,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智能诊疗设备、辅助决策系统等实际应用。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致辞张英秘书长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张英秘书长指出,当前医学和人工智能正处于快速融合阶段,成为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新焦点。特别是,随着多模态大模型、AI4S、智能可穿戴等技术迭代升级,加速医学创新,事关民生福祉和城市未来。希望研究院聚焦人民群众关切,为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更多“交大力量”,共同书写“智医惠民”的新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技术总师陈竺致辞陈竺院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重大部署。医学人工智能在打破慢性病诊疗瓶颈,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方面展现出其独特优势和重大价值。陈竺院士希望研究院能早日建成世界领先的“医学+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新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为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范先群院士、常务副院长张娅教授颁发聘书成立仪式后,现场举行了技术之“智”•医学之“治”第二十二期“大师论道”高质量学科发展学术论坛。陈竺院士以“科技赋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为题作主旨报告,聚焦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系统阐释了科技赋能在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领域的核心作用,强调了需着力深化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深度挖掘全人群智能化健康数据价值,强化四大慢病的科技创新与智能化信息技术应用。鄂维南院士以“AI for Science的实践和启示”为题作主旨报告,介绍了机器学习的研究进展与实际应用,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解决科学领域问题、促进下一代新技术发展中所发挥的支撑作用,并指出AI for Science正推动科研从“作坊式”向“平台化”转型。黄晓军院士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新时代”为题作主旨报告,系统梳理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关键突破,着重介绍了“北京方案”等中国原创成果对全球临床实践的深远影响,并前瞻性展望了精准细胞治疗的未来技术路线。此次“大师论道”高质量学科发展学术论坛,为全院师生带来一场汇聚智慧的学术饕餮盛宴,营造了医学院良好学术生态。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