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宁夏最新规划:医疗服务提档升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这些领域开展智慧提升

发布时间:2022-03-31 来源:大健康派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日前,宁夏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住房、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以及优军服务、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公共服务发展,明确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微信图片_20220330195710.png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宁夏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务实现提质扩容,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从具体指标来看,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3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达到3.8个,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38%增加到60%,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3.6万张。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规定,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宁夏到2025年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目标是100%。

微信图片_20220330195044.png



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主要指标


《规划》明确了自治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


“病有所医”领域服务项目包括16项: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促进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地方病患者健康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

社区易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干预

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服务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农村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


“老有所养”领域服务项目共计4项:


老年人健康管理

老年人福利补贴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为完成主要目标,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规划》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方面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在医疗卫生方面: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和规模,扩大儿科、产科、全科、精神科、老年医学科等短缺医师和注册护士规模,实施医师区域注册,推动医师多机构执业。加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县级医院轮训,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改善乡村卫生服务和治理水平。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市县级医院传染病病区、标准化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升市县级医院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补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短板。加强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巩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做实基本医保(生育保险)和医疗救助市地级统收统支,充分发挥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的兜底保障作用。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快医保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经办服务水平。


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能力提升工程。迁建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五个地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提升项目,改造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条件;建设自治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提标扩能原国定贫困县县级医院,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所;升级改造五个地级市妇幼保健机构设施设备。


养老服务方面:继续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落实新建城区、居住(小)区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标准,稳步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达标工程,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托底保障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农村敬老院)在满足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基础上,逐步为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集中托养服务。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培养和能力提升,提高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扶持、评估、激励机制。完善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适时提高补贴标准。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进实现全国统筹。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实施公益性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银川市、贺兰县、盐池县、西吉县、沙坡头区等12个老年养护院,新建改建33所县乡级敬老院,建设200个农村老饭桌和10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社区医养结合中心。对3000户纳入分散供养的特困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同时还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支持在基本医疗、养老服务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

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规划》提到,将发展优质高效医疗服务、普惠养老服务。


发展优质高效医疗服务


扩大优质医疗服务供给。引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妇儿专科、肿瘤专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推进1个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癌症、心血管、儿科、妇产、呼吸和创伤等6个-8个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设5个综合类和20个专科类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进入全国百强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进入西部20强医院。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加快发展专业化服务,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推动医养结合等多业态融合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实施地市级重点中医院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康复中的独特作用。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落实异地就医结算。


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支持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固原市人民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依托自治区级医院创建自治区级胸痛、脑卒中、创伤、肿瘤、孕产妇急救、新生儿急救、健康管理“七大”中心,并辐射到市、县(区),带动全区整体水平提升。大力发展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互联网医院,搭建全区一体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开通线上就医便民服务应用,推动电子健康码应用全面落地。推进“互联网+”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标准化,鼓励和探索推进医疗健康5G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化建设。


实施医疗服务提档升级工程。建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儿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宁夏分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固原市人民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升级改善地市级人民医院设施装备条件,实现每个地市都有三甲医院;实施银川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等;建成自治区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和自治区中医医院、银川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


积极发展普惠养老服务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继续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重点扶持发展养护型、护理型养老机构,加大力度支持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建设和运营,探索做好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衔接。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配备社工至少1名。加强养老服务联合体机制建设。以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为核心,与养老服务骨干网组成“1+N”联合体,推行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引导专业化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对接,加强医养结合服务合作机制建设。加强老年人文化体育和老年餐桌等生活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居家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


完善普惠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市、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到2025年,建有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中心)的街道(乡镇)达到60%。积极推进“互联网+养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升级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在保障托底保基本、优抚人群的基础上,向普惠养老服务发展。以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全面建立居家社区线上线下融合的探访制度。


普惠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扩大机构普惠养老服务,支持依托医疗卫生资源改扩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新增机构普惠养老床位3000张,支持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1000张社区普惠床位。



推进重点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促进健康服务提档升级。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运营高水平全科诊所,建立专业协作团队为居民提供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鼓励发展医学检验等第三方医疗服务,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应用服务平台,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开发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开展治未病、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多元化服务。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大力发展医疗责任险、医疗意外险等执业险种。倡导全民健身,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鼓励兴办多种形式的健身俱乐部和健身组织,普及推广户外运动。推动体育竞赛表演发展,鼓励发展国际品牌赛事。


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促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新模式,提升居家社区养老品质。实施“康养+”融合行动,依托社会资本新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健康管理中心等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医、护、养、学、研”特色康体养生服务项目。实施健康产业提升行动,引进推广可穿戴健康监测、自助式健康检测、智能养老监护等数据应用设备。推进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患病期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创新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绩效考核。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全面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政策。积极推进医药服务价格改革。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采购使用改革,积极参与区域联盟、省际联盟带量采购。完善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


推动信息数据开放共享。完善数据共享开放标准,建立公共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建立公共服务领域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和开放清单,优先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医疗等领域公共数据开放。


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重点领域集成应用,推动公共服务领域从业者、设施、设备等生产要素数字化,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等新模式,引领带动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发展。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方便参保群众就医购药。推进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家政公司等公共服务主体的数字化建设,拓展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应用。

开展重点领域智能智慧提升行动


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工程。建设互联网医院,搭建全区一体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开通线上就医便民服务应用,推动电子健康码应用全面落地;实施区域影像、电生理、病理、超声诊断中心和人工智能诊断体系建设;建设银川市、中卫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


实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搭建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系统,与国家、自治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升级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扩展电子社保卡应用服务功能和场景;建设宁夏专业技术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全区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推广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并拓展功能。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