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列出30项工作任务和10个专项行动,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较国家版新增两项工作任务和5个专项行动,重点突出医疗质量控制和信息化建设。

CDSreport发现,本次河北版《方案》较国家版新增多项内容,涉及医疗质量、信息化建设、智慧管理等方面。例如新增“强化智慧管理”工作任务聚焦医院管理模式,强调医疗机构要持续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医院内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时监管。建立诊疗信息数据库,为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技术管理、诊疗行为规范、合理用药评估、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效率提升、医疗资源管理等提供大数据支持,提升医疗管理精细化、同质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提出“急诊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无缝衔接机制,畅通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信息,优化急诊就诊绿色通道,提升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降低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到2025年,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40%,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较2023年进一步缩短。提出“门诊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门诊工作流程,强化信息支撑,加强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管理,提升门诊患者预约挂号率,缩短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提高门诊电子病历使用率。到2025年,全省门诊就诊患者预约挂号率≥50%,电子病历使用率≥60%,门诊患者输液率逐年减少。提出“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提升行动”,大力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到2025年互认项目数量和机构范围逐年提升;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适宜性点评制度,对检查的适应症、必要性、检查结果阳性率评估。强化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提升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占比。
提出“智慧医疗管理提升行动”,要求持续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电子病历在医疗管理、诊疗权限以及质量控制与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临床诊疗智慧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医疗管理精细化水平。到2025年末,全省高级别电子病历占比显著提高,二级医疗机构中4级电子病历占比显著提高,医疗机构智慧医疗管理达2级以上水平占比显著提高。
此外,新增工作任务“夯实重点科室质量基础”聚焦科室基础建设,提出医疗机构要加强急诊、重症和病理等相关科室建设,落实相关科室建设与管理规范,配足配齐相关人员、设备、设施,临床科室护士数与床位数之比应≥0.4:1;重症医学科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0.8:1,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3:1;病理科医师每百张病床配备1-2人,技术人员按照与医师1:1的比例配备。《方案》还新增医疗中心建设相关专项行动,提出“五大中心”提升行动,将以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和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为重点,普及推广适宜技术,畅通优化救治绿色通道。救治能力持续提升,救治流程更加优化,急难危重症患者从入院到实施治疗措施时间相比2023年进一步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