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目标2000亿!湖南“AI+”方案落地:医疗健康列为重点方向,10项措施硬核支持

发布时间:2025-11-03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大健康派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

  • 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智能算力达5.25EFlops,实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文化等重点方向深度融合,形成50个左右行业垂类大模型、200个左右典型应用场景,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5%。

  • 到2030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智能算力达12EFlops,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引领区。

  • 到2035年,全省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跻身全国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微信图片_20251102220023.png

《方案》明确了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等五大领域,14个重点方向。

其中,面向“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将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聚焦脑科学、脑机接口、神经康复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加强神经科学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开展脑认知机理与脑机智能、脑机接口基础软硬件、智能康复评估系统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新的科研成果支撑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落地,以新的应用需求牵引神经科学创新突破。

面向“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加快构建医疗领域知识图谱和知识库,深化人工智能在临床辅助决策、医学影像诊断、慢病管理、医保控费、智能门诊分诊、药物疗效评估、传染病监测预警等融合应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加大医用机器人、脑机交互等智能产品在手术、康养、护理等场景的推广力度,构建“预防-诊疗-康复-随访”全链条智能服务体系。加快在乡村两级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和效率。

实施路径方面,《方案》提出六大行动,包括:产业提质行动、科技创新行动、筑底强基行动、人才引育行动、改革赋能行动、以及开放合作行动。其中,将以应用为牵引,滚动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打造一批示范场景,加快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领域智能传感器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加快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零部件及整机产品研发生产。综合湖南优势领域,支持加快研发布局智能制造、音视频、医疗健康等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等。

此次还配套发布了《湖南省“人工智能+”十大支持措施》,包括促进算力资源使用、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垂类大模型研发、加快重点企业培育、深化应用场景拓展、扩大创新产品供给、加大优秀人才引育、强化金融政策保障、提升安全治理能力。

具体来看,湖南将每年发放1亿元算力券,对购买算力服务的企业,按不超过年度算力总支出的3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围绕“人工智能+”行动六大重点领域,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供给。支持发展数据采集、清洗、标注等数据处理和服务产业,建设可直接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验证、测试的数据集。培育一批生态带动和产业引领能力强的数据处理、数据服务等数据企业。每年评选一批成效显著的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按不超过核定投资额的2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重点支持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超智融合计算、智能软件、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类脑智能、群体智能、智能建造等领域技术攻关与探索。

加快推动行业垂类大模型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新材料、音视频、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医疗、教育、自然资源等优势领域的部署应用,每年评选一批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按不超过核定投资额的2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每年评选“人工智能+”十大示范场景,对入选示范场景的建设单位,按项目核定投资额的2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每年评选一批人工智能软硬件创新产品,按不超过项目核定投资额的2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