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
据介绍,作为国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战略工程,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探索以“发现即控制”为核心的疾病防治新范式。基地将建设开放共享的模型训练平台和国际化协同创新生态,推动广州丰富的医疗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从算法研发到模型服务的全链条支撑。
在随后的建设启动会上,中试基地正式发布了传染病初筛与监测、传染病传播预测等首批15个先导示范建设场景,覆盖传染病预警、临床辅助决策、药物研发等9大核心方向,以真实需求牵引技术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从研发端向临床端高效转化。
项目落地不仅将孵化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产业集群,也将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和本土梯队建设,进一步巩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大湾区核心引擎的战略地位,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广州力量”。
钟南山院士在视频致辞中对中试基地提出三点倡议:一是紧扣真实公卫需求,推动医企协同开发实战场景;二是安全共享高质量数据,构建互利共赢成果转化生态;三是强化政产研协同,健全标准机制,贯通科研到产业创新全链条。
此前已有医疗领域多个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传来消息——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担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的任务,该基地以“聚焦临床科研、破解行业痛点、构建生态标杆”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打造覆盖“研发-测试-验证-应用”全链条的创新支撑平台,为医疗AI产品提供标准化测试环境与临床验证通道,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落地。
随后,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宣布,浙江启动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智能专科医生方向)”,聚焦为卫生健康行业提供共性解决方案,着力构建涵盖算力保障、数据支撑、模型研发、验证测评、成果转化的中试验证平台,为全国各医疗机构、科研院校、行业企业等研发应用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提供基础支撑和中试验证服务。
在9月举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市正式启动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该中试基地将聚焦行业共性问题,构建行业共创平台,构建算力协调供给、数据集成开放、模型组合演进、应用高效开发的全栈式共性支撑能力,培育产业共赢生态,形成面向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制造领域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打造医疗领域智能研发应用的创新范式。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