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
数据洪流奔涌而至
当下复杂计算任务层出不穷
对算力的需求也变得如饥似渴
云计算与超级计算作为算力领域的两大支柱
却因各自为政存在诸多弊端
《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超算通用要求》标准的出台
恰似一座灯塔
为云超算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解读这项标准的
核心内容与深远意义
✦ • ✦ Chapter 一、需求催变革,标准应势生 算力需求激增,资源亟待整合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每 3.5 个月便翻倍,科研领域如基因测序、气象预测对超算能力依赖持续加深。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日常业务的弹性算力需求也不容小觑。然而,传统超算中心资源利用率普遍不足 30%,云计算在处理复杂计算任务时性能受限,二者融合迫在眉睫。 技术融合加速,标准规范缺失 随着网络与虚拟化技术的进步,云计算与超算的技术边界逐渐模糊。超算资源可通过云化改造实现远程弹性调用,云计算平台也引入超算技术提升性能。但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同厂商的云超算服务在架构、接口、服务质量等方面差异巨大,严重阻碍技术融合进程。 统一技术规范,提升服务质量 该标准旨在构建云超算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明确各关键环节标准,为建设运营提供统一技术语言。同时,规范服务能力要求,保障服务的稳定、可靠与可扩展,满足科研创新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促进产业协同,强化安全保障 推动云计算与超算产业深度融合,打破资源壁垒,实现算力资源统一调度与共享,提升整体利用率,培育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建立安全防护体系,规范数据、网络、系统安全要求,降低服务风险,增强行业信任度。 ✦ • ✦ Chapter 二、标准细剖析,内容全解读 分层架构设计,保障灵活扩展 标准要求云超算采用分层架构,基础设施层整合硬件资源,资源管理层实现资源统一调度,服务层提供多样化接口,应用层面向多领域提供定制化方案。各层通过标准化接口互联互通,确保架构灵活且可扩展。 明确服务指标,保障服务品质 对云超算平台的算力规模、存储容量、网络带宽等资源供给能力提出明确指标,要求能快速弹性扩展资源,分配响应时间不超 10 分钟。规定服务可用性、数据传输延迟、任务处理效率等关键服务指标,如年可用性不低于 99.9%,局域网内数据传输延迟不超 1 毫秒。涵盖服务全流程管理要求,建立统一服务目录与规范,提供 7×24 小时技术支持。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数据安全 对数据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提出加密、备份、访问控制要求,敏感数据传输加密、存储异地多副本备份。构建多层次网络防护体系,部署防火墙等设备,实时监测网络威胁。规范系统漏洞管理、补丁更新、安全审计流程,定期评估加固系统,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协同互补发展,接轨国际标准 与 GB/T 22239 等网络安全标准协同强化安全防护,与 GB/T 32399 等云计算标准互补完善服务质量体系,与国际标准兼容,促进云超算服务国际化发展。 ✦ • ✦ Chapter 三、标准意义深,影响范围广 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生态 加速云计算与超算技术深度融合,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型架构与应用模式,推动技术创新。统一标准打破企业技术壁垒,促进产业链协同合作,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培育多元化产业生态。 接轨国际标准,提升竞争实力 与国际标准接轨,助力我国云超算服务参与全球竞争,提升国际算力市场话语权,推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交流。 降低使用门槛,提高服务质量 用户无需自建超算基础设施,通过云超算平台即可便捷获取资源,降低使用成本与技术门槛。标准化服务要求保障服务稳定可靠,为用户提供高效专业的算力支持,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业务创新。 严格安全标准,消除用户顾虑 严格的安全标准全方位保护用户数据,消除用户对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的担忧,增强用户对云超算服务的信任。 ✦ • ✦ Chapter 四、实施遇挑战,建议破难题 技术改造艰难,资金人才短缺 部分传统超算中心与云计算平台技术架构陈旧,升级改造资金与时间投入大,还可能面临技术兼容问题。部分企业对标准理解不深,缺乏实施动力,存在重建设轻标准、重功能轻服务现象。云超算领域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制约标准实施。 政策引导扶持,培训认证助力 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对符合标准的项目给予资金补贴、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通过多种活动提高企业对标准的认知度,开展专业培训培养相关人才。由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认证,公示推广达标企业,树立行业标杆。 ✦ • ✦ GB/T 45400-2025 标准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云超算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尽管实施之路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政策引导、行业协同与技术创新的共同推动下,它必将成为推动云计算与超算深度融合的强大动力,显著提升我国算力服务水平,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助力我国在全球数字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领先地位。
点击查看原文:GBT45400-2025《信息技术云计算云超算通用要求》.pdf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