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医院

一文带你全面了解【智慧医院】的应用领域!

发布时间:2024-02-23 来源: PM靖茗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智慧医院是医疗服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在推动医院升级、提升医疗服务、改善人民健康、优化就医体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医疗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一个领域,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其相关工作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在全国推进。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通过分级建设逐步引导传统医院转型。现阶段,医生通过计算机简单录入的病历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这主要取决于医生录入的电子病历、影像信息以及检验报告等资料所对应的医疗系统之间有没有互联互通。

智慧医疗深入推进医疗系统整合以及医疗数据互联互通,使分布在不同科室的患者资料由分散到整合再到融合,逐步解决了信息孤岛、信息烟囱问题,深入打造优质、高效、协同的医疗卫生体系。同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疗建设,全面提升医护人员临床诊疗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第二个领域,面向患者的“智慧服”。

自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来,智慧服务理念在医院中得以迅速推广。医院服务大厅摆放的检查检验挂号打印自助机随处可见,手机结算、预约挂号、打印报告、信息提醒等医疗服务也陆续出现。智慧医院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从线上到线下、从人工到自助以及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全流程智慧服务,带给患者便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就医服务体验。

第三个领域,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

借助物联网、边缘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智慧医院整合现有的基础设施资源,融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构建了信息互联、调度有序、管理高效、精益可靠的医院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优化院内院外药械供应链业务流程,实现了医院内部医护、管理、后勤、科研、教学的工作协同,实现了基于医保部门、财政部门、患者收费等多种模式的资源消耗价值补偿平衡。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化配置,推动医院全面实现管理的实时化、可视化、人性化、智慧化。





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




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主要包括移动医护、临床诊疗辅助、物联网监测、VR教学、教学查房、科研协同、患者随访等。


1、移动医护

智慧医院下的移动医护系统基于物联网、智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患者腕带标签、智能医用PDA、移动医护软件、移动终端设备,在解决传统医护工作短板的基础上,将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床边,实现患者身份识别无差错、用药剂量无偏差、护理工作可量化,帮助病区医护人员在护理业务中实时获取患者临床信息、确认执行医嘱,有效地实现闭环医嘱,帮助患者在合理的时间得到更科学的治疗。相比于传统护理工作,移动医护的特点如下:

(1)智能核对病人身份

通过对病人身份、药品等条码进行射频技术识别,实现病人身份和药物之间的电子信息核对,有效地避免了人工失误造成的医疗差错。

(2)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移动护理工作改变了以往人工记录再转抄的重复工作模式,直接在现场通过PDA进行数据录入,并实时上传至护理病历系统,从而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作量。

(3)跟踪医嘱生命周期,实现医疗闭环管理。

移动护理工作站将现有护士工作站延伸至病床旁,执行者通过扫描病人的腕带条码、药品条码完成医嘱执行确认,并准确记录实际执行人、执行时间。

(4)对护理工作量进行统计,为护士绩效考评提供依据。

移动护理工作站记录了每条医嘱的执行者、执行时间,为绩效考评、责任追踪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临床诊疗辅助

临床诊疗辅助是指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信息,运用科学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提高医疗诊断水平,进而提高医疗机构诊断质量和服务能力的临床服务系统。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查检验已逐渐由辅助检查手段发展成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以辅助医生快速、规范、标准地完成诊疗业务为出发点,并以国家诊疗规范为标准,以人工智能推理引擎和医学知识库为支撑,通过智能的动态推送,在急诊、门诊、住院等临床诊疗过程中提供符合循证医学的辅助决策支持服务。

临床诊疗辅助系统以浮窗插件的形式集成到医生工作站,通过与医院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医疗数据智慧化处理,进而对患者病情做出智能诊断分析。临床诊疗辅助系统可以实时提供推荐服务和质控服务,协助医务人员制定全面的辅助决策诊疗方案。临床诊疗辅助系统的功能包括:

(1)疑似诊断

基于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判断患者疑似疾病以及疑似概率,并给出疾病的相关特征,助力医生全面考虑病情。

(2)检验检查

根据指南和临床路径,结合项目的应用概率,推荐适宜的检验项目,助力医生快速定位最需要的检验检查项并录进医嘱系统。

(3)临床评估

基于患者当前的病情以及初步诊断,推荐适宜的评估工具,并自动计算分值和对应阶段,为疾病的分期分型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4)方案推荐

基于检查结果和现有方案的治疗效果,根据用药指南和临床路径,推荐适宜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治疗等治疗方案。

3、物联网监测

医疗物联网监测是指在标准和交互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定位技术等,结合先进的通信网络设施、移动终端等设备感知患者的生理指标以及周边环境数据,进而实现对患者生命特征参数的连续性、实时化监测。其基本特征如下:

(1)全面感知

利用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定位器和二维码等技术途径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2)可靠传递

感知系统通过医疗专用网络远程采集患者实时生理数据,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便于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有效处理。

(3)智能处理

借助云计算、模式识别等智能计算技术,对传感设备接收到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疑难杂症患者生理数据变化的洞察力,辅助医护人员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病情诊断。

4、VR教学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仿真技术营造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客体进行体验和交互,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的一种技术。国内的三甲医院承担着“看病”和“育人”的双重任务,除了要完成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外,还要为我国的医疗体系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务人才。用于教学示范的医学模拟中心,通常包括ICU病房、手术室、治疗室等。对于医院而言,承载这样一个“模拟医院”不仅需要巨额的前期投入,而且后期的设备维护、保养、耗材也投资不菲。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医院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病房、智慧医院。相比于传统教学,VR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特点有:一是VR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手术直观观摩,进而增强记忆;二是VR技术可以帮助年轻的规培医生和医学生在模拟的环境里进行细致的医学观察。

5、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查房的目的在于促进实习生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情演变、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医嘱、病程记录以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等临床工作基本规范与程序,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促进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临床工作能力,促进实习医生向临床医生的过渡;同时,提高临床医生的教学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中,实习生未能预先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检查报告,导致进入诊断学习状态缓慢;在病房逗留时间过长,影响病房内患者休息;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感染概率,特别是对于重症ICU病房的患者;病房内的医生未能了解实习医学生个体现场教学的接受程度。

6、科研协同

科研协同是指科研队伍中的不同个体、不同团体为完成同一科研任务,按照工程分配计划协同合作的劳动形态。医学研究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团体活动,团队之间的合作模式直接关系到科研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传统的科研模式相对分散、缺乏组织性,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个体开展的“自由研究”,特别是以科室或医院为中心单一组建的研究团队,与其他医疗机构或者生物医疗公司等的科技合作较少,忽视了整合各方资源寻求更大发展的可能,难以实现医疗资源优势互补。

科研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科研水平、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科研工作的协同性、开放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科研协同系统应运而生。科研协同系统对科研人员而言是知识管理系统,对科研机构而言则是团队科研协作系统,致力于为研究型高校、三甲类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专业研究型团队提供科研协作服务。

7、患者随访

患者随访是指医院或医疗保健机构对曾在医院就诊的患者以通信或其他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慢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与互联网医疗相结合,构建一种实时性、长期性、跨地域、易操作的随访模式,是合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重大举措。

患者随访系统是集患者数据采集、随访管理以及数据挖掘功能于一体的医患服务系统。借助该系统的便利性,医院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以及短信等方式对出院病人或慢病患者开展医疗追踪服务。

系统中的随访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在线的医院临床系统接口,根据病人的随访方案,自动采集和导入相关的随访数据;二是针对特殊的随访表格,由随访医生对病人的实际病情进行采集和录入。通过患者随访系统,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治疗建议,对病情复发和恶化的病人可以快速安排其重新住院治疗。这个系统方便医生对病人跟踪观察,了解远期疗效以及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积累临床救治经验,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和临床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民营医院,为了防止患者流失,在提高自身医疗水平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提升医院对病人的服务水平。





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




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智能导诊、智慧门诊、报告查询、药事服务、便捷支付等服务,实现预防、治疗、康复的线上线下、院内院外一体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理念。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加强患者的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1、在线咨询

近年来,随着医疗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互联网健康咨询服务正在由试点应用走向大规模普及。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系统是指利用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患者实际需求,通过健康社区、健康论坛、健康APP等方式实现医生与患者的一对一交流,向患者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建议、康复指导的一种新型服务形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正在由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和康复管理转变。由于患者对所患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对医疗机构缺乏充分了解,在实际就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有病乱求医”等现象。如果患者在就医之前就获得了专业咨询和指导,那么就医的准确性就会大幅提高。针对自身状态不适或患有特殊疾病的来访者,在线咨询服务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症状特征智能匹配并安排专科医生。患者也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等交流方式,向远端医生描述病症、商讨病情、寻求诊治方案。

2、预约挂号

医院预约挂号系统是指医院利用热线电话、手机APP、自助挂号机、第三方服务网站等渠道方便患者预约看病所用的智能服务系统。2009年,原卫生部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是公立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改革措施,对于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预约挂号系统的推广方便了患者进行就医咨询,提前安排就医计划,减少候诊时间,也有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风险。预约挂号系统的功能如下。

(1)获取号源和发布

从HIS或医院号源系统自动获取号源,在各个预约挂号渠道发布专家和医生的挂号信息。

(2)HIS排班同步

定期同步医院HIS排班,与系统排班进行对比筛查,及时查找问题并纠正医生排班信息,保障预约服务质量,避免医患纠纷。

(3)窗口站和窗口预约

为医生站、窗口提供独立预约挂号和复诊预约界面程序,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为患者进行挂号操作,包括预约挂号、复诊预约和加号等。

(4)渠道管理

向医生站、挂号窗口、自助挂号机、挂号APP、第三方服务平台等预约挂号渠道提供预约接口,实现多渠道统一预约服务和管理。

(5)订单管理

对预约订单进行全流程管理,包括订单生成与取消、缴费状态跟踪记录、患者就医提醒、取号报到、状态记录以及订单状态查询等。

(6)预约统计

对预约挂号、复诊预约的订单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提供预约用户、预约科室、预约渠道订单数量、各个渠道爽约率、订单状态多维度数据统计等功能。

3、智能导诊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边缘计算等技术与医疗领域移动终端深度融合,智能导诊系统在医疗机构日常门诊工作中得到普及和应用。2018年8月,人工智能导医导诊机器人“晓医”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大厅正式上岗。“晓医”采用人机智能交互技术,可通过语音、图像、手势等自然交互方式与患者交流,还能与人进行眼神交流、肢体交互,实现院内的鉴诊导诊、辅助检查、定位导航等功能,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改善了病人寻医问诊的就医体验。

(1)自助导诊

智能导诊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不适部位及其常规症状,自动对比本地数据库,根据相似度快速匹配可能患有的疾病种类以及相应的诊疗科室和专家信息。当病人描述的症状过于模糊、不够规范时,智能导诊系统会借助MEC(Mobile Edge Co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通过系统性的疾病归类算法来确定病人潜在的疾病种类,方便病人后续定向接受医院规范化的诊疗服务。

(2)辅助检查

智能导诊系统以机器人为载体为病人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支持手动输入、语音交互等信息录入方式。根据患者提供的症状信息,再通过体温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以及血氧传感器进一步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以辅助医生做出准确有效的判断,不仅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还提升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3)定位导航

基于院内空间结构和科室分布状况,借助室内定位管理系统和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实现全覆盖、高精度的手机语音导航、路径规划、位置共享、反向寻车等功能,为前来就医的患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途径,根据医院提供的科室信息智能规划导航路线,引导病人前往目标科室。

4、智慧门诊

医院智慧门诊特指在医院使用的分诊排队叫号系统和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可实现排队叫号、健康宣教、自助信息查询等功能。目前,我国部分三甲医院的门诊空间相对狭小,就诊环境嘈杂,现行叫号模式效率较低,易造成候诊秩序混乱。因此,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顺应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政策以及医院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智慧门诊系统应运而生

(1)排队叫号

医院智慧门诊系统具有一级、二级分诊排队模式,在科室候诊区进行首次分诊,在诊室门口进行二次分诊。通过分诊显示终端,系统可使病人做到对就诊时间心中有数,避免出现病人因拥堵排队产生急躁情绪,有效地解决病人就诊时排队无序、医生工作量失衡、就诊环境嘈杂等问题。

(2)健康宣教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一个用于数字化媒体内容发布与播放的专业系统。该系统可以代替张贴海报、播放文件等传统的宣传方式,将需要宣传和发布的内容以数字化的方式编辑制作出来,然后通过网络化的方式传输到指定的终端设备上进行播放,并以信息化方式进行集中管理,以达到信息内容指定发布、实时更新和集中管理的目的。

(3)信息查询

通过门诊大厅的医生出诊排班显示屏、自主一体机,可查询医院介绍、科室介绍、专家介绍、科室所属楼层等信息内容。内容实时更新,患者可以实时查询详细的专家出诊信息,还可以了解专家剩余的挂号数量。

5、报告查询

患者个人或体检单位在检查结束后往往几小时或数周以后才能在医院领取到检查报告,若有问题和疑惑还需要再次排队挂号、寻医问诊,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智慧医院理念下居民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医疗机构资源共享的发展。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正呈现快速融合的趋势,为了提高医院体检报告查询的时效性、便捷性,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大力发展健康报告查询系统。医院出具检查报告后,该系统关联微信小程序后会第一时间推送消息,免去了漫长的纸质报告等待时间,并且无须再去体检中心或者等待邮寄纸质报告。

6、药事服务

药事服务是指向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的用药方案以及相应的药品供应保障服务。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要求有用药知情权和用药选择权,对药事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事服务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药品调配、分发,而是为病人提供直接、有责任的标准用药服务。优良的药事服务能够减少由于用药不合理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资源浪费。而且结合电子化、信息化的药事服务系统,可以帮助医院为患者提供完善的诊后用药服务,减轻药师工作压力,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还可以为医院采集随访及不良反应的监测数据。

(1)用药指导

根据处方指导合理用药时间和给药方式、提供药物使用间隔、展示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辅助药师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2)患者教育

包括常见用药问题解答、个体化疾病护理指导,同时支持在线咨询药师服务,有效解决患者用药困惑。

(3)用药管理与登记

科学安排用药时间、闹钟提醒和记录用药,对用药情况全掌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系统还具备处方药销售登记功能。系统可以保存顾客上传的处方详细信息,内容包括:顾客信息(购买人姓名、年龄、性别等)和药品信息(药品名称、批号规格、用药剂量、生产厂家、处方来源等)。

(4)用药随访+满意度采集

自动随访用药疗效、监控不良反应症状,同时收集患者用药满意度,形成诊后服务与评价的闭环体系。

7、便捷支付

常见的便捷支付平台有支付宝、微信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便捷支付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实现患者在医院就诊挂号、常规检查、住院治疗等缴费过程中的无现金交易。

便捷支付平台接入医院的HIS,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开具医药用品和检查项目后,患者可以通过移动平台输入身份信息获取对应条目的费用清单,扫描支付宝或者微信条码进行支付,随后患者支付成功的信息便会快速、安全地反馈到HIS。对于患者而言,便捷支付平台使病人在家中拿起手机即可实现远程挂号付费,到达医院就可直接就诊,不再需要起早贪黑去医院排队等待,节约了病人的排队等待时间,提高了病人就医的满意度,同时还打击了“号贩子”加价贩卖“专家号”的行为,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便捷支付的出现提高了收费窗口的工作效率,缓解了就医人流带来的压力和风险,提升了服务水平。另外,门诊、住院收费流程的简化,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财务的管理成本。





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




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融合了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支持医院在运营管理上数据互通、信息互联、调度有序、精益可靠,实现医院“人财物”“医教研”“护药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支撑能力。

智慧医院采用面向合理流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的患者管理、员工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安全监测与管理等领域,转变医院现有的运行和管理模式推进医院全面实现管理的实时性、可视化、人性化、自动化、精准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资源的效能。“智慧管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现有的基础设施资源,实现医疗数据整合、智能驾驶舱、智慧病房、智慧后勤、智慧安监、智慧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等应用。


1、数据整合

数据整合是共享或者合并来自于非单一医疗应用的数据,创建一个具有更多功能的医院应用的过程。数据整合平台的总体目标是将医院不同系统的数据通过关联、整合等方式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分析平台。目前医院信息化还处于各自开发、各自建设的阶段,而医疗数据却纷繁复杂,包括了业务流程、财务、药品、设备、耗材、医疗质量、临床等各种数据。为了充分挖掘数据库中医疗数据的临床价值,医院采用数据整合技术,充分整合医院内部各类异构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解决医院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共享化。

2、智能驾驶舱

医院智能驾驶舱是面向医疗服务机构,并为其构建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管理流程,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一站式决策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驾驶舱的形式,通过各种常见的图表(如速度表、音量柱、预警雷达、雷达球等)形象地标示医院运行的关键指标、直观地监测医院的运营情况,并对异常的关键指标进行预警处理和挖掘分析。医院智能驾驶舱具有直观性、灵活性、方便性、全面性和多维性等特点,它不仅是医疗机构完善的管理工具,为医院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而且还是强大的决策工具,可以提升医院管理层的智慧决策能力。

3、智慧病房

智慧病房建设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其受益者不仅是患者,也包括医生和护士。智慧病房为医护工作者提供智能的工作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智慧病房系统融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医疗数据的高效采集和智能处理,帮助医院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其整体思路是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护理管理系统、健康宣教系统、电子护理白板等护理相关应用数据的互联互通与护理业务的深度整合,实现了病房、护士站的闭环管理。智慧病房系统,通过病房各个场景的智能交互屏,实现患者信息的一触即达,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通过各种智能传感设备,获取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电、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护理大数据,实现精细化护理

4、智慧后勤

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是医院物资、总务、设备、财务、基本建设工作的总称,涉及衣食住行、水电煤气、物流传输、消防安全、冷热控制等方方面面。医院后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智慧后勤管理云平台是集成现代通信、物联网以及智能控制等技术,对医院后勤支撑保障体系的相关设备和医院常规运营业务的动静态数据进行定期采集、智能处理以及深度分析,并基于此建立的集医院网络报修管理、服务监督管理、车辆和车位管理、资产管理、能耗监测、安防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运维管理平台。医院通过智慧后勤管理云平台实现了医院系统设备实时监控、资源清单科学统计、能源消耗智能分析、故障高效反馈和维修。后勤智能化管理、精准化运维以及标准化服务的有机整合,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改进的滚动圈。

5、智慧安监

安监部门作为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部门,包括对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电力设施以及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监控管理。智慧安监平台的核心理念是安全管理智慧化,即通过本系统建立的各种数据模型与传感器采集的计算数据,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人员不安全行为和事物不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控,从而迅速、灵活、正确地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智慧安监系统包括门禁安全监控模块、消防预警安全监控模块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监控模块等。

6、智慧OA

近些年,随着医疗机构组织流程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以及互联网医疗技术与应用的创新和提升,医院智慧OA系统正迎来全新的面貌。借助办公门户、信息交换、公文传输、传输加密、业务协同机制工作流以及辅助决策等技术,智慧OA使医院员工可以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协同工作,并可以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相比于传统的审阅方式,智慧OA系统通过处理收发办公文件、共享医疗信息资源,能够节省大量纸张、降低医院办公成本。医院领导可以直接在智慧OA系统上审阅、修改电子文档,缩短了文件审阅的周期,降低了纸质文件遗失的可能性。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