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医院

5G+云计算,打造更智慧的急救系统云计算,打造更智慧的急救系统

发布时间:2022-08-08 来源:祥和盛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在急救这个生死竞速场,一分一秒都是生命,尤其对心梗、脑梗、严重创伤等危急重症病人而言,抢占“黄金救治时间”极为重要。

多年来,医疗界一直在思考如何优化急救流程、探索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模式。随着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急救窗口从手术室前移到救护车,为危重患者救治带来了更多希望。

救护车角色转换

自120电话拨通那一刻起,急救链条已经形成——从车辆调度、现场急救、救护车转运到院内治疗,每个环节多利用一秒钟,就能为重症患者多争取到一分生机。

然而在传统急救系统下,救护车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昂贵的运输工具,120人员主要负责现场紧急病情处理及转运途中的患者监护,对疾病早期诊治和综合处置贡献较小,整个院前急救体系存在以下挑战:

1.传统急救系统无法为急救车规划最优行车路线,交通堵塞时有发生,可能出现运送病患延迟,延误救治时间的情况;

2. 救护车与医院救治脱节,运输过程中不能与医院实时同步患者的准确信息,医院无法根据急救患者的真实情况提前准备手术相关事项,急救医生对于患者疾病救治及突发状况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专业救护,危及生命;

3. 当救护车将患者送至医院后,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身体状态、当前生命体征等数据均需重新采集评估,严重影响了急救的效率和效果。

作为医疗急救流程上的重要一环,为最大限度挽救生命,救护车所扮演的角色不该仅仅局限于运输工具,而是需进行智能化升级,植入现代化医疗设备和联网能力,将诊治能力下放到边缘,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

患者人未到,病情已知晓

在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传统救护车摇身一变成了抢救室。

除了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监护仪、呼吸机等常规监护设备,升级改造后的智慧救护车增加了体征数据感知终端、音视频数据感知终端、AI感知终端、智能数据采集终端等设备,车内搭载的5G网络可将音视频零时差、无卡顿地传回医院急救中心。

于是,开篇电视剧里的急诊室情节将被改写:

某交通事故现场,司机受伤严重,热心群众拨打120求助,区域急救中心根据电话定位调度最近的救护车前往医院,并根据实时路况规划最佳行车路线。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判断出患者伤势严重程度后,结合区域内共享平台和5G实时获取各家医院正在接受急救的患者数和剩余抢救床位等急救数据,迅速匹配能最快到达并马上接诊的医院。

患者被抬上救护车,由于伤势严重陷入昏迷状态无法配合检查,急救人员通过车内面部识别设备确定患者的身份后,其基本体征数据、个人基本情况和既往病史等信息立即实时传输到院内。院内专家与急救医生双向对讲并传输视频,进行远程诊断和抢救指导。

救护车开进医院,一切准备就绪,患者直接被推到手术室。由于抢救及时且到位,手术十分成功,患者转危为安。

智慧救护车为危重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从救护车到医院急救中心,在这场无时差的隔空生命数据传输接力赛中,5G、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扮演了重要角色。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