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AI医疗应用前沿

2025中国AI医疗大模型盘点(细分领域·下篇) | AI医疗

发布时间:2025-09-01 来源:AI小医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引言

在细分领域的赛道,我们看到,AI的“视线”正从CT、MR等大设备,转向更微观的皮肤镜、内窥镜和口腔全景片等领域;AI的“听诊器”,开始倾听那些无法用言语清晰表达的心理困扰;AI的“手术刀”,也开始为更精细、更个性化的专科治疗进行规划。今天我们在上篇基础上继续盘点。


细分领域五:精神心理


临床挑战:巨大的患病人群与严重稀缺的精神科医生形成尖锐矛盾;诊断主观性强,高度依赖量表和医生访谈;社会污名化让许多患者难以启齿。 

模型名称:PsychGPT

研发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核心看点:作为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国家队”,安定医院打造的“PsychGPT”是国内首款精神心理领域专业级大模型,它绝非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它是一个具备专业级诊断辅助与认知行为疗法(CBT)潜力的“AI心理治疗师”。该模型通过学习海量的脱敏病历和权威诊疗指南,能够引导用户进行多轮、有逻辑的“对话式诊断”,并根据对话内容,自动生成结构化的病历摘要,极大提升了医生的问诊效率。更深远的价值在于,它正在探索如何将标准化的CBT疗法融入对话,为轻中度情绪障碍患者提供普惠、全天候的干预支持。 


模型名称:忆我ReMe多模态大模型(基于微软Azure OpenAI)

研发单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核心看点:背靠全国最大门诊量的“上海精卫中心”,其大模型的最大优势是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病种最全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该模型的核心目标是大规模人群的心理问题筛查与早期预警。它能从用户的文本描述、甚至语音语调中,捕捉潜在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信号,实现风险分级。这使得专业的医疗服务能更早地介入高危人群,将心理健康的战线,从“被动治疗”前移至“主动发现”。


细分领域六:“五官”皮肤等

临床挑战:这类疾病高度依赖医生的“视觉经验”,诊断“一眼定生死”,但年轻医生培养周期长;病种繁多、形态各异,极易混淆。 

模型名称:樱智·α皮肤专病大模型

研发单位:中日友好医院

核心看点:中日友好医院的“樱智·α”堪称皮肤科医生的“AI放大镜”。皮肤病号称有3000多种,肉眼极难分辨。该模型通过学习数百万张经过权威专家标注的皮肤病图像,识别准确率在多种常见皮肤病上已能媲美高年资主治医师。它最大的应用价值在于基层和医联体,基层医生通过手机拍照上传,即可获得来自“国家队”级别的辅助诊断建议,极大提升了皮肤病的同质化诊疗水平,让优质医疗资源“一拍即得”。 


模型名称:华西口腔智联大模型 (口腔)

研发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核心看点:在口腔领域,“华西”二字即是金字招牌。其“智联大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影像驱动”多模态AI。它能“看懂”口腔全景片、CBCT等影像,精准识别龋齿、牙周病、颌面部肿瘤等病灶,并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更进一步,它还能辅助医生进行种植牙、正畸等复杂治疗的方案设计,通过三维重建和模拟,预测治疗效果,让“一口好牙”的实现路径,变得更加精准和可视化。


其他代表模型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ONJ治疗支持系统 (专注于颌骨坏死这一高难度细分病种)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慢性鼻窦炎精准分析模型 (耳鼻喉科)


细分领域七:消化内镜与感染

临床挑战:消化道早期肿瘤在内镜下极其微小、隐匿,漏诊率高,被称为“隐形的杀手”;不明原因发热是感染科的日常,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快速锁定病原体,考验着医生的“侦探”能力。


模型名称:镜观 (智能体)

研发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消化内镜影像)

核心看点: 中山医院的“镜观”已经进化到了“智能体(Agent)”的形态,它不再是一个被动识别图像的工具,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内镜检查全流程的“AI副驾”。在检查过程中,它能实时分析视频流,一旦发现可疑的息肉或早期癌变,会立刻在屏幕上“高亮”标记并发出提示,充当内镜医生的“第二双永不疲劳的眼睛”,显著降低漏诊率。检查结束后,它还能自动生成图文报告、管理科室流程,将AI能力渗透到诊疗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模型名称:发热助手工具

研发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

核心看点:作为中国感染科的“天花板”,华山医院的“发热助手”是一个典型的“知识驱动型”决策支持大模型。它整合了全球最新的病原学数据库、诊疗指南和华山医院海量的经典发热病例。当医生输入一个“发热待查”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初步检查结果,该“助手”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感染科专家组一样,迅速给出一个包含数十种可能性的鉴别诊断列表,并按概率排序,同时建议下一步最高效的检查方案,为快速揪出“真凶”提供关键线索。


其他代表模型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慢性肾脏疾病模型 (病程预测、精准干预)


写在最后


从精神世界的深海,到毫厘之间的病灶,再到人体内部的复杂感染,中国的专科医疗大模型出现的背后,是顶尖医院将临床数据这一核心资产,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坚定决心。

这场“非主流”战事的胜利,或许不会像攻克癌症那样轰轰烈烈,但它将“润物细无声”地提升中国整体医疗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当然,AI的征途远未结束,在手术规划、医学教育、医院管理等更广阔的领域,一场更深刻的变革正在酝酿。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