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河南十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度条刷新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医信邦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19年10月,国家出台《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国内顶级三甲医院向地方医院输出医疗资源,实现患者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国内顶级医疗。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公布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其中河南省获批1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这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均在稳步推进,已新增床位2884张,引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392项,其中98项技术填补国际国内空白;新增收治疑难危重病种44种,新增核心技术41项。

【初心】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长期困扰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大医院多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或省会城市。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十四五”期间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医疗需求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率先于2016年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健康河南建设。
2019年10月,国家出台《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遴选优质医疗机构,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国内顶级三甲医院向地方医院输出医疗资源,从而实现患者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国内顶级医疗。

【进展】

河南省获批

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微信图片_20230723173731.png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累计公布了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其中,河南获批1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10个项目总投资137.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8亿元,计划新增床位1.1万张,分布在郑州、洛阳、南阳、新乡4个城市,每个中心都有自己的优势专科,并由国内一个顶级医院负责援建。
目前,已获批的10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都在稳步推进,已新增床位2884张。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方面可以提升区域内高水平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另一方面将发挥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异地就医、跨区域流动。

【成效】

群众转外就医率逐步降低


“以前遇见疑难病,都要往北上广等大城市扎堆,现在,足不出省正逐步变为现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河南医疗水平的发展,已经涌现了不少在全国排名靠前的医院和专业,未来,河南省会争取更多优质医疗资源落地河南,以更优越的医疗条件、更扎实的健康基础,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河南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是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疑难重症不出省。”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目标在一点一点实现。以河南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中医院为例,该院近年来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已成功开展60余项国际、国内领先的标志性技术,使河南心血管诊疗技术水平迈上了历史新高度,心血管手术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十,先心病手术数量进入全国前三。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了空-地-互联网三位一体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与之相对应的是,患者的外转率明显下降。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中医院负责人介绍,该院外转率由2021年0.42%下降至2022年的0.28%,下降33%;输出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门诊河南籍患者2020年8604人,较2017年下降61.0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河南籍患者2020年1572人,较2017年下降52.58%。
作为第一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单位之一,河南省儿童医院通过全面引入北京儿童医院管理模式,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据该院院长周崇臣介绍,从2019年到2022年,河南省内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门诊下降了58.03%,住院病人下降了66.76%。
“下一步,河南会争取更多优质医疗资源落地,以更优越的医疗条件、更扎实的健康基础,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突破】

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情况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支持指导下,积极探索建立医院与分中心防治结合、协同融合、一体发展的运行模式,着力建设立足河南、服务中原、辐射华中、全国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引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07名专家学者,先后来到河南定时、长期在院工作,实现了坐诊、查房、手术、会诊和讲课的常态化,第一时间把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带到河南,中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专家的诊疗服务,患者外转率明显下降。
心血管区域医学高地加快形成。成功开展60余项国际、国内领先的标志性技术,使河南心血管诊疗技术水平迈上了历史新高度。心血管手术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十,先心病手术数量进入全国前三。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了空-地-互联网三位一体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健康管理科荣登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获批成立河南省健康管理中心、牵头成立河南省健康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入选全国首批“5G+健康管理”方向应用试点单位,引领全省健康管理学科发展。
区域医疗辐射效应初步显现。组建河南省心血管专科联盟等6个专科联盟,建立起覆盖全省,辐射华中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患者外转率明显下降。
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助力全省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单元的规范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稳居数量和质量全国第一。实现了全省128家基层医院的互联互通,实时开展手术直播、教学、远程会诊,为基层医院疑难急危重症病例提供医疗方案。
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有力突破。成功引入2个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2个院士工作站、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21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参与国家级重大课题7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9项。连续举办五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学术影响不断扩大。
医术与学术并重并举成绩斐然。融入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挂牌“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成立教授委员会,获批内科学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成投用国内一流的医学模拟教育中心,国家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等落户。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雄鹰计划”、“群雁计划”,培训学员90000余人,高血压防治专科人才培养辐射全国,帮助指导建立30多个县级高血压防治中心。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建立起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现代医院运行机制。在2020年度、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2年CMI排名位列无年报其他专科医院第二。

【深入】

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情况


5月23日,河南省政府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国家精神、妇产、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标志着河南努力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河南样板”,踏出更坚实的一步。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此次签约,标志着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又迈出坚实一步。
自项目获批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按照国家批复的建设方案,采取调研指导、人员进修、科研合作、共同举办会议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建设工作。
深入对接合作。截至目前,郑大三附院先后派出妇科、产科、超声科、药学等12名人员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修,并派出两个团队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参观学习。
开展临床技术指导。2023年3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带领妇科专家一行10人莅临郑大三附院,到妇科病区、门诊及手术室、科研中心、生殖医学科等进行实地指导交流,并开展了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工作经验分享。生殖医学科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共建5G赋能智慧网络远程会诊,并开展会诊3次。
乳腺科、产科、新生儿科等也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相关专家积极开展了远程病例讨论。今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荷凤院士门诊将在郑大三附院正式开诊。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近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还将派驻宫颈病变与阴道镜、中西医结合、妇科内分泌、复发性流产、生殖遗传等妇产科相关专业的多位知名专家来院定期坐诊,让全省的妇女儿童“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
开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生殖医学科积极参加黄荷凤院士团队国家重大专项,已批复立项。产前诊断中心、乳腺科、保健部、教学办等科室多次邀请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多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医院还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学科研骨干参与住培医师和医学生培养、研究生开题报告指导等工作。
扎实推进新院区项目建设。项目医院设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院区。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并通过主体验收,一期工程处在攻坚收尾阶段,医院正全力以赴积极推进,力争早日竣工投入使用。
微信图片_20230723173731_1.jpg

【聚焦】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情况


河南省儿童医院是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10家试点项目单位之一。今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胸外科开展了一例罕见的手术。
一位出生14天的新生儿,手术需要拿掉占他体重六分之一的肝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是罕见的儿童期恶性肿瘤之一,罕见病遇上个罕见个例,手术难度成倍增加,这对手术出血量和时间都提出了极高要求。医疗团队选择了出血少的微波无血肿瘤切除术,并加强新生儿麻醉管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代表区域内国家级医疗水平,对于患者来说,一个最直观的标准就是这里能看疑难重症和少见病罕见病,能够做高难度的复杂手术。
经过30多分钟紧张手术,1斤多重的肝母细胞瘤被完整切除,整个过程出血量不足20毫升。当巨大的肿瘤从小患者小小的腹腔里取出,现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手术很成功,小患者被立即推入重症监护室。
秦红是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的知名专家,过去的两年半时间,她定期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坐门诊、查房、做手术,同时还要为河南的医生组织专题培训。像秦红一样,过去的几年,有130多位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帮助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体单位之一,代表国家儿科最高水平。派出国家级高水平医院来帮扶共建,正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路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目前我们在全国选择了69家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另外还有20家中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到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来共同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帮助当地医疗水平整个都能提高上去。目的就是通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让患者就近能够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减少跨省就医来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目前在全国已经设计了76个项目,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医疗资源比较薄弱的省份。”
QQ浏览器截图20230723173853.png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我们品牌到了以后,当地这些家长看到孩子有病以后首先就会选择到河南省儿童医院看,因为北京儿童医院专家在这。这样一个前提下,就会把病人留在当地。让河南省儿童医院的每一个医生都能够看到除了常见病、多发病以外一些复杂的疑难的病,这种方式让他们能够在当地快速成长。”
QQ浏览器截图20230723173902.png
除了血液肿瘤科,过去的五年,北京儿童医院一共派出9个知名学科团队和多个学科带头人,组团式成体系来帮扶河南建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肿瘤外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小儿泌尿外科、儿童皮肤专业等知名学科团队。
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院长周崇臣:“一个学科两个主任,河南省儿童医院原来的学科主任偏重于科室的管理,北京儿童医院专家特聘主任,侧重于医、教、研的提升,这样就有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特聘主任一般任期一年,到期轮换。过去的两年多,北京儿童医院先后选派了49位专家到郑州担任特聘主任,涉及18个学科专业方向。
统计显示,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帮扶下,这几年,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疑难重症病种由74种达到了108种,累计开展核心技术由82项达到了114项,覆盖率远高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要求。河南省患儿外转率显著下降,初步实现了“儿童大病不出省”的目标。

【推进】

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情况


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联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申报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河南医院”作为第一家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户河南,是国家对河南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工作的充分认可,是河南全省重视医疗健康事业、重视全面健康特别是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目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已完成三项技术平移,填补了当前省内空白;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联合申报并获批“精神心理疾病防治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参与“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共同承担国家卫健委“全国精神卫生机构评价标准和工具”课题研究,不断推进同质化发展。

河南省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中医院
(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
(依托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专业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
(依托河南省中医院):中医(肿瘤)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洛阳医院
(依托洛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专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河南医院
(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疾病专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
(依托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专业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
(依托南阳市中医院):中医(骨伤)专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
(依托洛阳市中医院):中医(脑病)专业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河南医院
(依托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专业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河南医院
(依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专业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