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公布了三级公立医院2021年「国考」成绩。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国家卫健委开展的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最具权威的考核,考核结果和评价是医院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成效的最好体现。
参评医院分为:综合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其他专科医院(手术组)、其他专科医院(无手术组),无财务年报医院(指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没有预算管理关系或财务年报为非医院类型的三级公立医院),实施分类考核。 考核指标体系由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的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26个指标为国家监测指标。考评共分A、B、C三级9等,最高等级A++,占考核三级综合医院总数的1%。 目前,许多参评医院已经公布“国考”成绩,关于“国考”如何提分,指标如何拆解以及运营管理的重点有哪些重点,专家们这样回答: 健康江苏研究院副院长钱东福: 国考“提分”重点看这些指标
以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为例,其四个一级指标在1000总分中占的得分与比重分别为:医疗质量430分比重达43%,运营效率为270分比重为27%,持续发展为180分比重为18%,满意度评价为120分比重为12%。由此可见,医疗质量为“国考”的重要一级指标,其次是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
医院管理教授李涛: 拆解“国考”指标,医院需调整4个方面,明确3个战略 医院管理教授李涛在分析“国考”的专栏文章中也提到,医院要在国考中有质的得分/排名的提升,需要针对考核指标进行梳理,对工作进行调整,以三级公立医院考核为例,需要调整以下4个方面: 1、调整医院的治疗结构:逐步形成“大门诊、小住院”的结构,在医保支付允许的情况下,推进外科手术的门诊化。“大门诊、小住院”有利于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现阶段还不受到DRG/DIP支付改革的影响,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是更好的选项。涉及指标有:
指标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
指标27: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2、调整病种结构: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除了耗材的不可控因素外(当然国家也正在实行高值耗材的集采,也将逐步可控),其他的因素相对可控,外科实现收支的正结余的难度要低的多,容易提高人员的收入结构,达到国家提出的60%的人员收入结构的目标。 相关的指标有:
指标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
指标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指标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指标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
指标31: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CMI校正
指标35:收支结余
指标40:住院次均费用增幅,CMI校正
指标4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3、调整费用结构:加强营运管理,提升效率和效益。提高业财融合的运营管理能力,调整好费用结构,也能够帮助医院在DRG/DIP支付改革下赢得先机。 相关的指标有:
指标10:单病种质量控制
指标22: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
指标23: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
指标25:每名执业医师日均住院工作负担
指标34:万元收入能耗支出
其他经济指标
4、落地分级诊疗:DRG/DIP支付改革落地后,医院自愿的或者不自愿地都会接受它,因为治疗同样一种疾病,三级医院的人力成本和运维成本都比二级医院高,但得到的支付却是一样的,甚至更少,就再没有理由不去搞分级诊疗。既然如此,医院应该提前布局,才能占据先发优势,同时也能够为将来的病种结构调整中的病人去处打下基础条件。 相关的指标有: 指标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 李涛教授还表示:“每年一度的国考不应该只是医院院长们的焦虑,院长需要把控的是战略层面的准确定位。”具体要落实以下几个战略: 战略一:调整病种结构,减少分母是关键
国考的指标大多数是以占比的方式,比如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占比有分母,也有分子,从算术的角度来看,减少分母比增加分子的效果更明显,比如出院100人中有40个手术患者,占比是40/100=40%,外科和内科的病人的比例是40:60。如果增加5个外科手术病人,比例就变成了45/105=42.86%;反之,如果总数不变,将5个内科病人转化为外科手术病人,比例就变为45/100=45%,提升的幅度是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减少分母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床位数量和病种结构的调整是关键。
维持并逐步减少病房床位的数量;
调整内外科病人的比例结构;
减少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数量;
落地分级诊疗,及时分流轻症,尤其是内科病人到下级医联体医院。
进一步压缩住院天数,提高外科床位的周转率,在不增加病床位的情况下,增加外科手术病人数量。由于有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相比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更加容易产生利润,尤其是微创手术,但外科的人力成本高,设备多等因素导致其运营成本高,病人长时间的住院天数又容易反噬利润,因此效率是外科病种的运营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强化ERAS外科快速康复模式;
增加微创手术的病人数量。
日间手术也是减少住院天数、提高外科治疗的效率和增加外科病人数量的最佳捷径之一,但日间手术的开展需要强大的重症医学能力作为安全保障,医院应该从战略层面上重视这方面的人才挖掘和培养。于此同时,由于其综合运营成本低,日间手术也会为医院在DRG/DIP支付改革带来先发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总会计师刘宏伟: 取得好成绩,医院需加强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