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里,职称评定始终是备受瞩目的关键环节。
近日,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给相关领域的职称晋升制度带来了全面的优化升级。
图片来源: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通知》明确指出,对中、初级职称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会计、统计、审计、卫生技术等9个职称系列(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即取得相应层级职称,不再进行相应层级职称评审或认定。这就表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要想获取职称,必须通过参加考试来达成。 以医疗系统来讲,职称和医生的待遇、职业前景以及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对于满怀事业抱负的年轻医生而言,职称晋升的时机极为关键,直接左右着未来的发展空间。然而,长期以来,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国内医生职称评定存在容易受主观因素干扰的问题。 《中国卫生人力资源报告(2020)》的数据引人深思,64.9% 的医生觉得现行职称评价制度无法体现自身真实水平,74.4% 的医护人员对其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从各个角度来看,专业技术人员把职业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无疑是更让人安心的选择。所以,医生群体中 “以考代评” 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今,这一期待终于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步成为现实。 实际上,江苏并非唯一推进此项改革的省份。去年,浙江省卫健委颁布的《关于深化我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通知》,完善了评价机制。医、药、护、技初中级职称全部实行以考代评,高级职称采取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临床研究专业也如此。同时,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主要内容,建立职称申报代表作案例库并公开公示。代表作涵盖项目报告、病案分析等多种形式。 由此可见,当下考试在医生职称评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以考代评” 的趋势愈发显著,这一变革无疑会给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注意: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出现新调整! 随着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陆续出台了多项评审政策调整措施。为帮助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准备申报工作,小编将主要改革要点梳理如下: 评审标准多元化 根据最新政策导向,职称评审将不再单纯以学术论文、学历背景、获奖情况等作为硬性指标。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临床诊疗方案、疑难病例分析报告、手术操作视频等均可作为评审材料提交。 图源: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 基层服务政策优化 部分省份对基层服务年限要求作出弹性调整。以内蒙古为例,申报副高职称人员如当年基层服务未满规定期限,可先参加评审,评审通过后,2年内补足基层工作经历即可。这一做法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实施。 图源:内蒙古卫健委 职称转换通道拓宽 对于跨领域发展的专业人才,多地出台了更加灵活的职称认定政策。如在医学院校从事临床教学工作的教师,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卫生系列职称评审;转岗至卫生技术岗位满一年的其他系列职称人员,也可申请同级转评。 图源:浙江卫健委 申报流程电子化 2024年起,海南等省份全面推行职称申报无纸化改革。申报人需通过指定平台完成材料提交,各单位需做好相关指导工作,确保申报信息准确规范。 图源:海南卫健委 考评方式改革 浙江省率先实施"以考代评"新机制,从2025年开始,医药护技等专业初中级职称将全部采用考试方式进行资格认定,不再组织传统评审。 图源:浙江卫健委 基层医疗机构评审差异化 县域医共体实行分类评价标准:牵头医院侧重疑难重症诊疗能力考核,分院人员则重点考察全科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基层卫生工作实绩,学历要求适当放宽。 图源:浙江卫健委 任职年限计算新规 辽宁省创新提出"分段累计"计算方式,2023年前按资格取得时间计算,2024年起按岗位聘任时间计算,6月30日前完成聘任的可计全年任职时间。 图源:辽宁卫健委 特别提示:各地具体实施细则可能存在差异,建议申报人员及时关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注:文中政策信息均整理自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