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若齐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阐述了全国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在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的具体举措与未来规划。
加强医疗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
电子病历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上海市借助政务外网建立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市、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节省患者时间与费用。山东省通过全省门诊诊间结算系统,使得23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床旁出入院办理,提高服务效率。
医联体与专科联盟建设全国已经成立了2000多个综合医院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三级医院形成协同服务体系。鼓励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建立专科联盟,促进优质专科资源下沉基层。
智慧医疗与信息化技术应用
智慧停车服务浙江省通过“城市大脑”推进智慧停车服务,实现闲置车位错时停车,方便患者驾车就医。
智慧医院与远程医疗大力发展智慧医院,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全国20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中心,为偏远地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多学科诊疗与个性化医疗服务
多学科诊疗服务模式推广在全国24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推广多学科诊疗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新型门诊与特殊人群服务28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至少开设了一类新型门诊,包括麻醉、疼痛、健康管理等门诊。提供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优先就诊、绿色通道服务,满足其特殊需求。
简化流程与患者体验提升
“一站式”服务与付费创新全国5500多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避免患者来回奔波。推行“一次就诊付费一次”制度,减少患者的重复排队与缴费环节。
预约诊疗与预住院服务完善预约诊疗制度,优化预约挂号流程,提高预约挂号与住院的便捷性。探索预住院制度,减少患者的住院等待时间。
深化医联体与分级诊疗制度
加强医联体内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不同级别医院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拓展多学科诊疗与新型门诊服务
推动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更多二级以上医院落地,提高个性化诊疗水平。
鼓励医院进一步探索新型门诊服务,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完善智慧医疗与信息化基础设施
提升电子病历系统与医疗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水平,实现患者信息的无障碍共享。
继续推动远程医疗与智慧医院建设,缩小地区间医疗服务差距。
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就医体验
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中心,简化患者的就医流程。
完善预约诊疗与预住院制度,提高患者就医的便捷性与满意度。
结语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深化医疗服务模式改革,强化智慧医疗与信息化建设,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全力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