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行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将打造医疗AI创新策源地

发布时间:2025-08-06 来源:金融界、新浪财经、上观新闻等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记者今天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由中山医院承担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的任务。

该基地将打造覆盖“研发-测试-验证-应用”全链条的创新支撑平台,为医疗人工智能产品提供标准化测试环境与临床验证通道,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落地。

建设背景当前我国 AI 技术在医疗领域虽有广泛应用,但在临床科研深度应用层面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关键设备自主化程度不足、实验室成果难以对接临床需求等突出瓶颈,在重大疾病精准诊疗等关键环节亟待突破。在此背景下,该基地的建设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医疗 AI 技术发展。

基地定位与目标基地以 “聚焦临床科研、破解行业痛点、构建生态标杆” 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打造覆盖 “研发 - 测试 - 验证 - 应用” 全链条的创新支撑平台,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精准诊疗服务体系。

核心建设内容

  • 建设国产化算力支撑平台:自建微调 / 推理算力集群,保障隐私数据 “不出域”,为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提供基础。

  • 打造全链条模型服务体系:以国产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和 AI 框架为底座,构建涵盖模型工程、Agent 工程、AI 资产管理在内的全流程服务能力。

  • 构建可信数据空间依托上海市卫生健康数据大平台,整合医疗、医保、医药及专病数据资源,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与管理服务。

  • 开发开放工具链:打造模块化应用开发组件,提升医疗多智能体系统构建效率,并向行业生态开放共享。

  • 建立立体化安全体系:形成覆盖数据安全、模型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的综合运维保障机制,确保技术落地合规可控、安全可靠。

应用方向与预期成果基地将面向医学科研、智能诊疗能力提升、智能医疗器械开发、智能医用机器人研发等方向,落地不少于 49 个特色应用场景,并发布超过 10 项配套标准规范。这些技术将提升诊断精准度和效率,优化患者从诊前到术后的全流程服务。同时,基地建设将形成可推广的 “复旦中山经验”,为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表示,将在发改委、卫健委、数据局、经信委等单位的指导下,在各合作单位的支持下,全力推进基地建设,以打造医疗AI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为目标,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精准诊疗服务体系,让前沿医学技术更好地服务民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